香港商報官網 > 湖南 > 深度報道

岳麓區:在長沙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的進程中彰顯岳麓力量

2017-10-18
來源:香港商報網

   

岳麓區王府井商圈。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趙啟東 何雯報道: 浩浩湘江穿城而過,將長沙城分割成東西兩岸。

  長沙市岳麓區是湖湘文化千年文脈之地,集長沙“山水洲城”四大元素于一區。對老長沙人來說,這里曾經意味着大學校區、郊區、旅游區。今天,長沙岳麓區卻正在實力詮釋“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個個全新商業圈悄然崛起,世茂、綠地、奧克斯、紅星美凱龍等企業在此開發體量巨大的綜合體項目,王府井、麥德龍、希爾頓等國內外知名品牌旗艦店紮堆開業,民生銀行、浦發銀行等金融總部機構紛紛搶駐……岳麓區的崛起,改變了長沙的城市發展格局,長沙由“沿五一路時代”邁入“沿湘江時代”,一個新的城市中心正在湘江西岸拔地而起。

  “我們將緊緊圍繞打造‘知識岳麓、創新岳麓’的目標,推動‘三融共進’,着力‘五化同步’,加快建成秀美氣質更迷人、創新氣勢更磅礴、發展氣場更宏大、國際氣息更濃郁的‘四個新岳麓’,在長沙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的進程中彰顯岳麓力量。”岳麓區委書記周志凱說。

巍巍麓山,浩浩湘江。

  政策疊加引鳳來

  開車沿長沙最美的瀟湘路一路向北,民生銀行、世茂希爾頓、楷林國際等標識逐一映入眼帘,長沙版“陸家嘴”呼之欲出。金融基礎薄弱的岳麓區,金融產業的迅猛發展讓人驚歎。

  依托濱江新城板塊的湘江財富金融中心、楷林國際、漁人碼頭等一批高端商務樓宇,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廣發銀行、吉祥人壽等10多家金融機構搶灘岳麓。目前,岳麓區已集聚各類金融機構158家,現代金融業正在成為全區新的支柱產業。

  金融機構總部搶灘岳麓區只是岳麓“引鳳來”的一個縮影。目前,湖南湘投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新天地控股集團、麥當勞湖南公司總部等大型企業總部已入駐岳麓區辦公。去年以來,岳麓區共引進了總部企業35個。

  商業資本迅速向岳麓區集結的奧秘何在?近年來,岳麓區堅持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躋身全國科學發展百強區、市轄區綜合實力百強區、投資潛力百強區,相繼獲得國家級榮譽50項、省級榮譽68項,社會治理及區校合作經驗分別獲評2014年、2015年全國“年度改革十大案例”。特別是國家級湖南湘江新區、全國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三大戰略平台的交會疊加,更為岳麓的未來發展带來了空前的歷史性機遇。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截至2016年底,在岳麓區建成的28處樓宇項目中,企業入駐數達1150家。

  岳麓崛起,長沙比翼雙飛。

  產業聚集活力足

  一個地方經濟持久健康的發展,離不開產業的支撐。沒有產業,就沒有核心競爭力。岳麓區高校林立,還擁有岳麓山等一批景點,是著名的文化區、風景區。這里匯集了2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32位兩院院士、57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40多萬科研人員和高校师生,人才資源優勢明顯。產業發展的生機就蘊藏在這里。

  “產業是岳麓最大的區情、最大的短板,更是最大的希望。什麼是短板就解決什麼,什麼是優勢就發展什麼。”“十三五”以來,岳麓區把每年都定為產業發展年。周志凱認為,岳麓發展就是要堅定發展自信,強化戰略定力:遵循產業發展規律,不搞花架子、不提新主題,一以貫之,持續用力。

  去年,岳麓區第五次党代會確定了“產業融合、產城融合、城鄉融合”的“三融共進”發展路徑,明確了現代金融、高端商貿、健康養老、文化旅游、檢驗檢測、都市農業六大主導產業,區域經濟專家形象地稱為“六馬奔騰鬧岳麓”。 今年以來,岳麓更是奏響產業發展強音,推出產業政策、產業基金、產業人才組合拳,發布《岳麓區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設立6億元區級產業引導基金,引進經濟型專業人才,招商安商的頂層設計愈加優化。

  隨着六大主導產業融合共生,一幅恢弘的產業畫面已徐徐展開:現代金融業集聚城市,高端商貿轉型邁進,檢驗檢測前沿發力,文化旅游走向世界級目的地,健康養老業來勢正好,都市農業大放異彩……

  從多年前的“西文東市”,到今天“六馬奔騰鬧岳麓”,產業興區的岳麓路徑越走越寬。

  創新開放聚人才

  世界上以產業而興的城市有盛有衰,唯有以教育而興的城市永不衰落。岳麓大學城一直以來都是中南地區乃至全國重要的人才培養中心,千年學府“惟楚有材”匾牌更是為世人所知。如何充分利用科教優勢,避免“楚才晉用”,讓更多的“楚才”留在麓山之下,甚至讓“晉才”——外地人才也能紮根湘江之濱,為“楚”所用,一直是岳麓區關注的問題。

  近年來,岳麓區啟動“泛岳麓山創新創意集聚區”建設,先後與湖南大學、湖南师范大學、湖南中醫藥大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區校合作的基礎更加牢固、空間更為廣闊。岳麓創業學院、58眾創、麓客空間等十余個眾創平台相繼進駐或投入使用,吸引創客團隊200余個,孵化企業80余家。

  今年來,岳麓區更是全力推進岳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的建設,通過區校合作,打造校地利益共同體、政產學研聯合體、孵化轉化綜合體。中南大學科技園(研發)總部目前已順利進駐中南大學原校長張堯學院士透明計算項目,另有45個產學研項目即將入駐。依托後湖國際文化藝術園引導湖南师范大學文化創意、藝術創作等名师大家進駐,打造集文化藝術品展銷、文化培訓、創意設計于一體的藝術園區;依托兩山一湖存量物業,促成湖南大學、湖南师范大學、湖南固高科技有限公司加快科研成果進駐步伐。

  岳麓區以“創新開放”為抓手,將越來越多的好人才、好項目、好成果吸引到了轄區,就地就近轉化為生產力,引發和集聚了“楚才楚用”“晉才楚用”效應,探索出了一條改革創新之路。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在城市發展的舞台中,岳麓區正如朝氣蓬勃、中流擊水,我們期待岳麓區這個後起之秀描繪出更加壯闊的發展圖景,展現“百舸爭流千帆進”的發展魅力。

[責任編輯:吳梓泳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