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車市結束近十年高增長
上半年新增汽車量同比下降14.87% 汽車廠商紛紛下調銷售目標
楚天金報訊 本報記者余魯西 通訊員鎮光榮
昨日,武漢車市半年報出爐,近十年的高速增長按下“暫停鍵”,迎來降溫調整期。記者從武漢市國稅局車購稅分局獲悉,今年上半年武漢新增車輛158306臺,同比下降14.87%。
上半年武漢車輛購置稅“兩增一降”
上半年武漢市車輛購置稅征收呈現“兩增一降”態勢:車購稅入庫收入22.37億元,同比增長10.55%;平均單車征稅額為14100元,同比增長31.86%;新車征稅車輛158306臺,新增車輛同比下降14.87%。
載貨汽車、自卸汽車、牽引汽車、專用汽車、客車等生產型車型同比增長,乘用車中SUV和轎車車型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26.76%、29.62%。進口汽車銷售持續低迷,上半年賣車9000余輛,同比下降3.69%。
車購稅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稅收收入增長的原因主要是,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的優惠政策于2016年年末到期,市場提前透支了今年小排量乘用車購買力,僅去年12月一個月,武漢新上牌的小排量乘用車就達36458臺,今年小排量低價位車輛銷量下降,半年來累計上牌的小排量乘用車僅71230臺。上半年小排量車輛占比為45%,與去年同期比下降了14個百分點。
上半年,武漢新增車輛單車增加稅額3000余元,意味著武漢人買車消費更高端。按武漢汽車市場7年一換車的規律,2009年、2010年汽車消費者進入了新一輪車輛更換期,更換車輛向中高檔發展。
汽車保有量較高 車市增速放緩
“在武漢除了一兩個國產品牌銷量還在保持增長,大部分品牌銷量都下滑了。”一位武漢汽車經銷商負責人告訴記者,上半年該公司旗下20多家4S店銷量都下滑了15%左右。
尤其是合資品牌陷入“上擠下壓”的窘境。該人士透露,武漢某韓系合資品牌4S店銷量甚至下滑達到60%-70%,四五月份該店庫存系數最高幾乎達到4,相當于庫存量是一個月賣出車數量的三四倍,資金鏈幾近崩潰,一般合理的庫存系數為1到1.2,1.5就達到警戒水平,2以上就很危險了。
武漢市國稅局車購稅分局上述負責人分析,武漢車市銷量下滑,除了政策影響,全市汽車保有量總量較高,汽車銷售經過近10年的高速、爆發式增長,集中釋放了居民的汽車消費需求,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較高水平。高基數之下,新增車輛由高速增長到微增長甚至負增長的趨勢日益明顯。此外,公共交通日益方便,共享單車、網約車和共享汽車的盛行,市民出行方式多樣化更加便利,使得部分市民紛紛擱置了買車、換車計劃。
廠家下調銷售目標經銷商面臨洗牌
銷量下滑,不少廠家悄然下調銷售目標。上述業內人士表示,5月底起,汽車廠家給經銷商的任務下調幅度在10%-20%不等,同時減少了一些考核,經銷商資金壓力和庫存指數都有所下降。某韓系合資品牌直接給經銷商的提車任務減半,一個4S店提車量從每月200臺到300臺,減少到100臺到150臺,并把分車系、分車型提車等任務都取消了。
從本月起,《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新政實施,湖北省汽車流通協會相關負責人坦言,新政要打破單一品牌授權模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經銷商在整車廠面前仍然處于弱勢地位,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以4S店為主導的汽車銷售和服務模式仍是主流。但車市發展已然面臨轉型調整,很多經銷商吐槽賺不到錢,以減成本來保利潤。如果下半年汽車市場一直保持負增長,明年武漢汽車經銷商可能迎來洗牌。
解读
汽車消費增速為何走低
据湖北日报报道,稅收是經濟的“晴雨表”,車輛購置稅,即是車市的“晴雨表”。
據武漢市國稅局車購稅分局發布的數據,去年一季度,武漢市汽車消費增速呈現個位數增長后,今年一季度,新增車輛同比下降15%,首次出現負增長。
武漢車市提前進入淡季!新增車輛首現負增長,意味著汽車市場需求增速在減緩,車市由過去的高速增長轉向中低速增長。
如今,半年過去,汽車消費增速進一步走低,降幅進一步加大,說明車市轉型在加速。
業內人士分析,武漢市征稅車輛數量明顯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相關政策調整的影響。一方面,由于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的優惠政策于去年末到期,消費者提前透支了今年小排量乘用車購買力。今年上半年,武漢小排量乘用車征稅車輛只有71230臺,而去年12月一個月,就有3.65萬臺。另一方面,新的武漢市居住證服務與管理辦法規定,非本市戶籍公民,在漢居住登記時間半年以上,方可申領居住證。而辦理了居住證,才能辦理機動車登記手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增車輛的增速。
二是全市汽車消費經過近10年的高速、爆發式增長,集中釋放了居民的汽車消費需求。在汽車保有量已達到較高水平之下,新增車輛由高速增長到微增長甚至負增長的趨勢日益明顯。
三是公共交通日益方便和出行方式多樣化的影響。近些年,武漢市不斷加大公共交通的投入,目前公交車輛達8000余輛,地鐵開通5條,營運里程達181公里。隨著200余公里公交專用道的新建、公交換乘優惠的實施、BRT線路和80條微循環線路的開通,30余萬輛共享單車的投入,網約車和共享汽車的使用,市民的出行變得更加便利,更多的市民傾向于更加環保的出行方式,公交出行分擔率達45%以上。部分市民紛紛擱置了買車、換車的計劃。新車購置欲望的下降,影響了新增車輛的增長勢頭。
征稅新車同比下降明顯,但車購稅收入總量和平均單車征稅額大幅增加、進口汽車車購稅降幅收窄,說明汽車消費呈現向中高檔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