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戎晨報道:12月7日,在世界智能制造合作發展高峰論壇上,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分享了海爾在互聯網時代的管理模式,他說,中國企業,應該在全球的顛覆當中,按照改革開放以來的精神,努力地走到前沿,爭取做突破的領軍者。智能制造是一個體系,只有探索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管理模式,企業才能繼續走下去。
張瑞敏說,中國易經中有一句,“群龍無首”。易經64卦,第一卦是乾卦,最高的境界就是群龍無首。“群龍無首,天下治也”,這里群龍無首不是現在貶義的沒有人管,亂成一團,是指每一個員工都是龍,每一個人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各司其職。
11年前,海爾探索出一條“人單合一”的互聯網時代管理模式,人即員工,單即用戶的需求,不是狹義的把員工和用戶結合到一起,員工就像一台聯網電腦,企業是互聯網的一個節點。互聯網時代,傳統單邊市場變為多邊市場,企業應在互聯網這個平台上有各種資源,各種力量,互相交互,產生更大的價值。
如果企業不能在互聯網中做起平台,那麼將很難生存。基于此,海爾裁撤一萬多名管理者,公司變成一個網絡化的組織,剩下三種人,第一種人叫平台族,第二類人叫小微,第三類人叫做創客,這三類人沒有什麼上下級的關系,他們只有在網絡上獲取更多的資源來創業。
海爾管理者去掉之後,成為網絡化的組織。管理之父德魯克曾經說過,企業25年內一定會消亡。企業一定會消亡,但組織不會消亡,所有的企業,它的形態將改變成一個網絡化的組織。
張瑞敏提到,康德曾說,人是目的,不是工具。企業員工應成為創業者,而不是執行者。薪酬導向決定了員工的方向,海爾由企業定薪變為用戶付薪,員工給用戶創造價值的多少,決定了員工的薪酬。如果員工不能創造用戶價值,那必須離開,沒有工廠一定要養着不能带來價值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