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江蘇 > 本地新聞

江蘇為實體經濟企業減負超千億

2016-12-07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宋璟報道:12月6日,江蘇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江蘇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情況。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王志忠介紹,預計到今年底,江蘇全年將為企業“減負”超過1000億元。

  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王志忠表示,今年2月26日,江蘇省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出台了《關于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意見》,從五個方面提出32項具體降成本舉措,已取得階段性成效。為更大力度帮助企業降本減負,江蘇省政府11月29日又出台《關于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通過進一步降低企業稅費負擔、融資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用能成本和物流成本,引導企業內部挖潛,促進實體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據江蘇省統計局調查反映,今年1-9月,江蘇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成本同比減少0.23元。目前江蘇全省為實體經濟企業降低成本900億元以上,預計全年將超過1000億元。

  王志忠舉例表示,根據評估,企業普遍反映江蘇直購電指標小,迫切希望擴大交易電量,降低准入門檻。對此,《意見》明確提出,2017年安排直接交易電量1350億千瓦時,相比于2016年500億千萬時的指標增長了170%,直接交易電量佔工業用電量比例全國領先。他表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降成本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的工作任務,江蘇將通過降低成本“組合拳”讓實體經濟輕裝前行、行穩致遠。

  對于一些企業反映降成本“獲得感”不強的問題,王志忠指出,江蘇省是工業大省,在大體量下,政府盡最大努力為企業創造宏觀的降成本環境,企業不大可能有很強的“獲得感”。江蘇加工型企業較多,企業在市場經濟中更需要依靠自主創新,使江蘇的工業從中低端向高端邁進,通過迅速調整結構,進一步增加盈利空間。

  貸款轉貸惠及萬家小微企

  小微企業融資難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江蘇省金融辦副主任聶振平表示,江蘇積極采取措施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一方面,江蘇對小微企業、科技型企業和三農企業采取綜合支持措施,同時,通過風險補償機制建設,包括風險補償基金、政府擔保機構方式等為小微企業提供支持,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江蘇還設置專營機構,更好對接小微企業,了解小微企業經營發展模式,更好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到9月末,江蘇小微企業人民币貸款余額達到2.24萬億,同比增長15.56%,增幅達到今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98個百分點。貸款到期轉貸方面,江蘇近兩年來積極采取創新措施,鼓勵推廣部分企業自籌、部分基金轉貸、部分銀行續貸等方式,對小微企業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今年前三季度,江蘇全省有4家城商行、60余家農商行等法人機構參與試點,為8841家名單內小微企業辦理11988筆貸款轉貸,惠及到產業鏈上的小微企業超過1萬家。

  推動大企業直接融資

  此外,江蘇還在推進主要面對大企業、高技術含量企業直接融資工作。“我們的整體思路是希望通過這些大的企業到資本市場上直接融資,把銀行的信貸資源留下更好地支持中小微企業,總體上效果還是比較好的。”聶振平介紹,今年前三季度,江蘇省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28家,累計達432家;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466家,累計達1108家。江蘇全省直接融資發行額,尤其是債券融資增長較快,債券融資額達12175億,同比增長6288億,江蘇全省非金融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的債券自2012以來在全國保持第一。

  “對銀行機構來說,適當降低企業貸款利率是可能的,但他們最擔心的是風險問題。”聶振平說,此次江蘇出台的《意見》,針對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風險問題如何處置等問題提出,多通過重組的形式來解決不良貸款問題,通過對擔保圈、擔保鏈的處置對銀行債券進行保護,降低金融機構風險,更好為中小企業降低融資成本。

[責任編輯:許淼祥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