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張思靜報道:6月11日是中國第十一個文化遺產日,由湖南省文化廳舉辦的“2016中國第十一個文化遺產日·湖湘文化遺產月”活動亦于當晚在省文化館內啟動,苗族撼山鼓、舞獅、侗族蘆笙等非遺表演一一亮相,上演了一場精彩非凡的非遺文化盛宴。
啟動儀式上,湖南省副省長向力力指出,近年來,湖南省在保護與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績,但是資金缺乏、傳承人斷層、產品設計單調等問題依然存在。全省各級部門要加強引導與扶持,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要認清自身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推陳出新,創新發展,促進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績。
湖南省文化廳廳長李暉表示,“每年的‘文化遺產日’活動,已經成為全省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宣傳、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成功品牌。”湖南文化系統將以此次活動為新的起點,加快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大力發展文化旅游和文博創意產業,為全面小康建設、脫貧攻堅、產業轉型作出積極努力。
作為文化遺產資源大省,湖南現已查明登記的不可移動文物超過兩萬處,登錄在冊國有館藏可移動文物100余萬件(套)。同時該省還擁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3個;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118個,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76人;省級非遺保護項目202個,省級代表性傳承人24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