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鼓書登上大雅之堂

2013-11-26
来源:湖南日報

      

  常德鼓書藝人在中國音樂學院演出

  10月26日至28日,常德26名“草根鼓書藝人”登上了中國藝術研究院、北京大學和中國音樂學院的藝術殿堂,他們把最具地方特色的漁鼓、孝鼓、對鼓、說鼓、三棒鼓、薅草鑼鼓等6大類鼓書演繹得淋漓盡致,一時引起轟動。尤其是在京舉行的常德鼓書傳承發展學術研討會上,常德鼓書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折服了羅揚、劉蘭芳、薑昆等大腕名家。

  “情隨聲動,理隨意興,鄉土氣息濃鬱,地方特色鮮明。”這是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吳文科對常德鼓書的評價。中國文聯副主席、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劉蘭芳看了學術觀摩展演後,說:“近年來,隨著大眾性多元文化發展的強烈沖擊,黃河兩岸和北方地區的鼓書生存遇到了困難,舉步維艱。沒想到在湖南常德,傳統鼓書還得到良好傳承,蓬勃發展,實在讓人欣慰。”

  以“擊鼓說書”為表演特征的常德鼓書,作為流傳於山野鄉間的草根藝術,何以能走進大學校園、登上學術殿堂,受到專家學者好評?

  說身邊人,講身邊事

  “常德是我國鼓書文化版圖中一個標志性的文化地理,也是中國鼓書和中國曲藝一處神奇的‘世外桃源’。”中國藝術報社社長向雲駒認為,常德鼓書在當今時代的時空裏,還共存著既古老又晚起的各種“鼓書”形式,立體、活態、生動地保存著“鼓書”發展的活史。

  但不論是形式還是內容,常德鼓書都有極強的可塑性。常德鼓書和很多過於呆板的曲藝形式相比,它更依賴於藝人的個人加工和臨場發揮,其創作表演緊跟時代,深深紮根人民,從而贏得觀眾,擁有了自己生存發展的土壤和空間。

  這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一是及時編創現實題材作品,說身邊人、講身邊事,議民風民俗,諷不良現象。孝鼓《賑酒也煩惱》介入生活,把人人都煩、人人都擺不脫的人情怪圈和生活陋俗諷刺得淋漓盡致,說出了人們想說又不能說的心裏話,起到了介入、幹預、引導生活的作用。這必然讓這個作品擁有熱心的觀眾。此次進京表演的鼓書節目《邊三梭賣器官》、《查家底》、《西瓜的秘密》、《打狗風波》等,都是反映現實的佳作,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外,常德鼓書藝人對人們耳熟能詳的傳統書目、傳統題材進行與時俱進的新編新創,使老作品煥發出新生機,增添了時代氣息和現實趣味。如漢壽縣選送的三棒鼓《劉海砍樵新唱》,就把一個家喻戶曉的老題材翻出了新意,融會了現代愛情觀、現代語言、新鮮事物、時髦風尚,讓觀眾開懷大笑。

  同時,對傳統書目,藝人們精益求精,讓表演更出彩、更精致、更有魅力。對傳統的繼承,除了不斷翻新,更重視不斷精致化、精彩化。《東施效顰》、《武松大鬧觀音堂》、《薑女情》等作品,都顯示了常德當代鼓書的藝術努力與追求。民間藝人們的精湛表演使傳統書目重放光彩,觀眾聽了感到親切,獲得溫馨的審美愉悅。

  薪火相傳,新人輩出

  常德鼓書作為一門地方性曲藝,在一些傳統藝術門類逐漸被邊緣化的大環境下,不但沒有衰敗,反而萌發出新的生命力,各類演出活動如火如荼,擁有穩定的觀眾群,市場持續擴大,並登上了北京的藝術殿堂。這一“反常”現象,除了表演形式和內容的創新,還得益於其藝術隊伍的薪火相傳、新人輩出。

  曲藝類項目傳承的最大制約是人才凋零,青黃不接。但在這方面,常德鼓書確實令人振奮,新老藝人同台獻藝,切磋技藝,新人新作不斷湧現,讓人眼前一亮。尤其是近年來,還湧現出了一批“90後”藝人,使從事這一藝術的隊伍不斷年輕化,呈現蓬勃活力。

  常德鼓書藝術最初流行於沅、澧兩岸,形式單一,內容單薄,從業人員社會地位低下,處在生活最底層,為謀求生活常常遭受白眼。而近些年來,常德市連年組織舉辦“鼓書大王擂台賽”等,既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也讓當地許多鼓書藝人變成了“明星”。從去年起,常德還連續舉辦兩屆“百團大賽”,讓這些“草根明星”真正走上了“星光大道”。

  今年42歲的肖伍,是臨澧縣民間鼓書藝人。19歲開始從藝的他,曾經常騎著自行車,背著生活用品和書籍,在澧水流域一帶和湖北公安等地茶館尋找演出機會,卻沒有得到市場認可,生活捉襟見肘。但他沒有忘記學習,先後把《說唐》、《說嶽》、《楊家將》等長篇曆史小說看了多遍,不斷拜師求教,得到了邵丹、謝昆等當地名藝人的悉心指點。從2006年起,常德市舉辦沅水、澧水流域“鼓王擂台賽”,肖伍抓住機會多次參賽,憑借優美腔板風格,終獲“鼓王”稱號。

  民間藝人劉靜,也是一位通過“鼓王擂台賽”和“百團大賽”走出來的“明星”。 “參加鼓王擂台賽成為‘鼓王’後,我又有幸參加了‘百團大賽’,讓更多觀眾認識了我。知名度高了,收入自然更多了。以前紅白喜事打一場鼓只有幾百元錢,現在有兩三千元。”這次,劉靜獲得機會,與邵丹、吳清華等20多位“鼓王”,帶著《查家底》、《劉海砍樵新唱》、《薑女情》等節目,進京參加學術觀摩展演,以真摯動情的表演、自由靈動的台風,把常德鼓書充滿濃鬱生活氣息的藝術真實、豐滿血肉的藝術形象、愛憎分明的藝術評判和詼諧風趣的藝術語言,演繹得熠熠生輝。

  賽事使得常德鼓書的藝術水准大幅提高,並直接帶動了藝人社會地位的提升,藝人們甩掉了文化自卑,廣大群眾也不再用等而下之的眼光來看待他們。藝人們用自己的勞動和創造,在社會上占有了一席之地。這些變化,也讓常德鼓書這門曲藝,逐步進入發展激活期,“下裏巴人”融入“陽春白雪”,藝術境界得到質的提升。

  展現魅力,開拓市場

  近些年來,在文化生活領域,人們也追求“原生態”。常德鼓書中的薅草鑼鼓,被譽為“鼓書曲藝的早期形態和原始雛形”;三棒鼓則加入了雜技雜耍元素,向雲駒認為其有漢代“百戲”的影子,是鼓書發展的另類走向;漁鼓、說鼓自立門戶,為說書興起奠定了形式基礎;在對鼓表演中,也發現了相聲的前史以及戲曲小戲的萌芽。這些“原生態”集群現象,體現了常德鼓書的獨特魅力。

  常德市文化館館長袁學明介紹,從2006年起,常德連續舉辦了8屆“鼓王擂台賽”,按流經常德的澧水、沅水流域,交錯舉辦澧水鼓王賽、沅水鼓王賽,參賽藝人達380多人次,產生了39位“鼓王”,而觀眾累計達30萬人次。全市鼓書藝人從過去200餘人發展到1000多人,自發組成的演唱隊伍從過去40多支發展到100多支。在澧縣、臨澧等地的一些街道社區和集鎮村莊,“鼓書”茶館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隨著“鼓王”的名氣越來越大,其演出范圍也從縣內不斷擴展到周邊地區。有的藝人還應在外老鄉邀請,遠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舉辦個人專場演出,人均年出場超過300場次。他們的演出既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也開拓了本土曲藝的演出市場。

  這次常德鼓書進京展演及開展研討活動,使得這種山野鄉間的“草根藝術”登上了大雅之堂,既彰顯了常德鼓書遺存的文化自豪,又堅定了其發展的藝術自信,更激發了其繁榮的行業自強。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实习生5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点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