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 唐勇平,通訊員 劉文化報道:2016年清明節,永順縣兩千多土家兒女,為“緬懷先賢,祭祖祈福”,在老司城舉辦土司王祭祀大典,表達對土司王的追思緬懷之情,傳承清明節慶文化,彰顯老司城“千年土王城,世界土家源”歷史文化價值。
據了解,活動由《祭祖·升旗》、《梯瑪祈福》、《紫金山公祭》組成,反映這片古老土地的神奇與魅力、展示土家人的精神圖騰及對天地和祖先的敬畏之情。同時,老司城管理處主任孔凡衛還宣讀了清明公祭土司王祭文。土王豐功蓋江南,江浙抗倭留英名。
據悉,老司城為溪州土司的故都,溪州土司從自五代后梁開平四年(910年)彭瑊成為溪州刺史開始,歷經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而至宋、元、明、清,歷時818年,世襲28代,共35位土司王,鼎盛時期轄二十州,范圍涉及湘、鄂、川、黔、渝、滇等省市邊區,從未中斷過,這種統治歷史之久,在國內其他少數民族中是少有的。
老司城遺址位于永順縣城以東19.5公里的靈溪河畔,地屬靈溪鎮司城村,為永順彭氏土司政權的司治所在。彭氏司治始于梁開平四年(公元910年),后晉天福四年(公元939年)溪州之戰后,溪州刺史彭士愁與楚王馬希范達成和平協議,并立盟約于銅柱,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接受朝廷改土歸流政策,土司政權和平移交,形成了長達800余年的區域自治制度,經歷9個朝代,世襲28代35位土司。鼎盛時期老司城曾呈現出“紅燈萬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的繁華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