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唐勇平報道 湖南永州古稱零陵,隋朝始稱永州,因其地有瀟水、湘水匯合,故又稱“瀟湘”。是歷代詩人與文學家用武之地,北宋著名詩人歐陽修就有“畫圖曾識零陵郡,今日方知畫不如。”的詩句。南宋著名詩人陸游就有“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的詩句。唐朝著名的文學家柳宗元《永州九記》等。永州是中國山水詩的發祥地、瑤族文化、楚文化發祥地之一。 2014年,永州被評為中國幸福城市二十強。現推出永州八景,歡迎天下客人。
1,柳宗元文化旅游區
柳宗元文化旅游區的橫空出世,展示了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祭祀性建筑群。有柳宗元筆下的永州八記的原址,中心景點:中心景點:柳子廟。柳子廟面對愚溪,背負西山。幽靜古雅,風物宜人。廟前一垛高大的院墻,鑲三個拱門。正門上端嵌著一塊大青石,刻有"柳子廟"三字和五龍雙獅;兩邊有石刻"山水歸來黃蕉丹荔;春秋報福我壽民事"。
殿后墻壁中鑲嵌有四塊蘇東坡書寫的荔子碑文,兩旁豎立著萬歷年間王泮的《捕蛇歌》,明正德年間嚴嵩的《訪愚溪謁柳子廟》、清嘉慶年間王日照的《愚溪懷古》等碑刻。
2, 萍洲書院
永州零陵區的萍洲書院是湖南省三大書院(另外兩座是長沙岳麓書院、衡陽石鼓書院)之一,坐落在瀟湘二水匯流處萍洲島上,島上古樹參天,書院中庭有兩排上百年的古桂,環島有上百年的樟樹,現辟為國學館,萍洲書院的建筑格局,中軸線自北向南,有奎星閣、講堂、中門、大堂、大門、門庭、影壁和長廊。登島碼頭有風雨亭。
這里是真正意義上的瀟湘。陸游在此有詩為證:”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 這里的“江山”不僅是指瀟湘萍洲島上神奇瑰麗的自然山水,還包括了瀟湘匯合處的萍洲書院浪漫感傷的南楚文化。
3, 陽明山
陽明山,靈山福地,杜鵑花海。
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永州市雙牌縣東北隅,屬南嶺支脈。陽明山猶如一道天然屏障橫亙于湘南與湘中之間,其最高點“望佛臺”海拔1624.6米。
陽明山動植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8%,有云豹、白鷴、紅腹錦雞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植物101種。境內平均氣溫14.2℃,空氣清新無比,平均負氧離子含量達38000個/cm3,其中小黃江源達到66800個/cm3,是罕見的天然氧吧。
陽明山自然風光秀麗。境內山高谷幽、石怪峰奇、林茂竹修、古木參天,更兼以云天霧海、流泉飛瀑,宛如人間仙境。中國最大的野生杜鵑花基地——杜鵑花海。
陽明山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明嘉靖年間,鄭秀峰禪師在此坐化成佛,其身不朽,被皇帝封為七世佛祖。據說與臺灣的陽明山結為姊妹山,蔣介石曾問道于陽明山的七佛祖。明朝皇室妙竹公主逃婚至陽明山歇馬建庵,被朱皇封為一品仙姑;陽明山還是歷代文人騷客向往的地方,唐宋時代文學家柳宗元、歐陽修、呂溫、明代尚書陳薦、地理學家徐霞客等歷史名人在此留下了無數墨寶和攬勝足跡。
4,舜皇山
舜皇山——人間仙境。位于永州市東安縣城西南。相傳因舜帝南巡駐蹕而得名。明嘉慶年間修篡的《永州府志》稱:“永之東安有舜山——因舜巡狩所經也”。相傳舜帝南巡至此,聽流水潺潺,鳥語花香,見群峰踵踵,古木蒼籠,以為進入了仙境,便流連忘返,駐蹕此山。
舜皇山神奇的自然景觀與獨特的人文景觀融匯成山青、水秀、洞幽、石奇、精致的人間仙境,如詩如畫其特點可以概括為雄、奇、幽。
雄:舜皇山山勢雄偉,氣勢磅礴。其主峰(舜峰)海拔1882.4米,境內環拱主峰海拔1500米以上的有19座。
奇:城墻石,高達50多米,寬30多米,長約2公里的巖壁,中斷有一缺口,酷似城門,缺口兩邊立著幾尊石柱,形如“衛士”把守城關,巖壁上面還有幾處輪廓分明的“峰火臺”。遠遠望去,又象一條欲飛的巨龍,高昂在海拔1600多米的頂峰,十分壯觀,堪稱地貌風景之奇觀。舜皇山還有大量的溶洞景觀,如舜皇巖、仙人巖、燕子巖等。仙人巖,兩岸奇峰聳立,巖壁50米高處有一仙人下棋臺、棋盤等,壁上刻有“同仁”兩個擘窠大字。洞口絕壁上有仙人路,高約20米,雄偉壯觀而洞內景致更是千奇百怪,栩栩如生,如群仙聚會,蛟龍出海。燕子巖以燕子群聚于洞中得名,洞內寬廣幽深,可容納二千多人。
幽:舜皇山 “山山聳奇峰,峰峰有幽谷,谷谷出清溪,溪溪有飛瀑。”這里的溪流如玉龍一樣,奔騰在七七四十九條幽谷里,真是別有情趣。如龍潭江、娥皇溪、女英溪等十多條溪谷。龍潭江是一條十華里長的峽谷,兩岸陡峭的崖壁直插去霄,窄處只有一線天,真乃“千幬百幛空來,瓊樓玉宇珠門開”。兩岸石壁上青翠欲滴的五針松,千姿百態的古木古藤,好似綴在云里霧間,養在天庭仙閣。谷底溪流潺潺,如珠玉走玉盤,陡峭處飛瀑瀉玉,谷中常遠遮霧鎖,使人難識真面目,給十里龍潭幽谷增添了幾多神韻。
5,浯溪碑林
浯溪碑林位于祁陽縣城西南。是我國江南現存最大的露天碑林。此處蒼崖石壁,瀕臨湘江,巍然突兀,連綿78米,最高處撥地30余米,為摩崖文字天然好刻處。浯溪摩崖詩文書法,博大精深,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歷時千百年,享譽海內外。
唐代杰出散文家、詩人元結,撰《浯溪銘》,浯溪得名從此始。元結又將“浯溪東北廿余丈”的“怪石”命名“吾臺”,撰《吾臺銘》;還在溪口“高六十余尺”的異石“上筑一亭堂,命名“語亭”,撰《吾亭銘》。返任后,將三銘交篆書名家季康、瞿令問、袁滋分別用玉箸篆、懸針篆、鐘鼎篆書寫,并刻于浯溪崖壁上。從此有了“三吾”之名。這三塊碑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特別是唐相袁滋書寫的《唐亭銘》碑,現為國家文物局列為一級石刻,視為“國寶”。
大歷六年(771)元結從篋中檢出10年前率兵鎮守九江抗擊史思明叛軍時寫下的充滿浩然正氣的名篇《大唐中興頌》舊稿補充定稿,派專人赴臨川,請他的好友顏真卿大筆書寫,并于夏六月石刻于摩崖上。
唐刻《大唐中興頌》碑為浯溪摩崖之精華。顏真卿寫頌時下筆激越高昂,氣勢磅礴,字字剛正雄偉,氣度恢宏,精神內蘊,字里行間充滿剛毅之氣,使中興碑成為魯公生平得意之筆,被譽為“宇宙杰作”,致使后人“百拜不能休”。清乾隆帝見到拓片便視為“天球拱璧”。這樣的人,這樣的文,這樣的書法,集中于浯溪一地,這是歷史對浯溪的厚愛。加上刻頌的摩崖臨江矗立,如斧削成,“地辟天開,其文獨立;山高水大,此石不磨。”因文奇、字奇、石奇,世稱“摩崖三絕”。
清同治元年(1862),著名書法家何紹基游浯溪,步山谷詩韻,作《題摩崖中興頌碑詩并跋》,刊于黃碑右側,行楷,顏體,世推為“顏后第一”。清光緒十九年(1893),著名書法家、金石學家吳大雨中游浯溪,讀中興頌,也次出山谷詩韻作長詩,刻于何碑之右側。楷體,書法秀勁,至此,顏、米、黃、何、吳等一代宗師、碩大無朋的真跡寶卷,一字兒排開,成為浯溪的一道亮麗風景,舉世絕無僅有。
6,濂溪故里
周敦頤,宋明理學奠基人,史稱理學鼻祖。
湖湘學派之源頭。湖湘學派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和影響的一大流派。這一流派,源于周敦頤。
周敦頤故里位于道縣清塘鎮樓田村,距縣城10公里。村莊依山而建,成帶形分布,280余戶人家,全部為周敦頤后裔。村前沃野十里,濂水中流;右為龍山,村左為豸嶺。村后道山如畫屏矗立,古森修竹,扶疏疊。山村四時,風景迷人。晚清大書法家何紹基曾詩贊“濂溪八景”。
村頭立有一座壯麗雄偉的仿古牌坊。入牌坊30作米便是濂溪祠原址。該祠始建于南宋,祠內九十八根碩大的蓮花座石柱林立,房舍飛檐翹角,氣勢恢宏;月形荷花池如月隨影,是集祭拜、藏書、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祠堂。祠帝田疇之間有文塔、五星墩(即周敦頤命名的水、火、金、木、土五行土墩)、大富橋等人文景觀。村南端,道山腳下有石竇,泉涌其中,晶瑩清澈,大旱不涸,積雨不溢,潺潺不絕。左右兩邊巖石鐫刻“圣脈”、“尋源”四字。旁有愛蓮亭、風月亭、有本亭等亭榭五處,濂水注入亭旁地荷池,“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山崖有明代題刻“道山”、“濂溪”等。道山山腰有道巖,分海底龍宮、人間皇宮、天上仙宮三層。巖內鐘乳滿布,嵯峨險峻,姿態萬千,精致玲瓏,魅力非常。
該村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古建筑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九嶷山
九嶷山——尋根祭祖勝地。
九嶷山又名蒼梧山,位于永州市寧遠縣境內,屬南嶺山脈之萌渚嶺,縱橫2000余里,南接羅浮,北連衡岳。史載:“舜南巡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蒼梧之野,峰秀數郡之間,羅巖九峰,各導一溪,岫壑負擔,異嶺同勢,游者疑焉,故曰九嶷山。”相傳舜帝死后,二妃娥皇、女英千里迢迢前來尋覓,溯瀟水而上,沿大小紫荊河而下,由于九峰相似,令人疑惑,終未得見。九嶷山峰聳翠,巍峨壯麗,溶洞密布,綠水常流,自然風光十分秀麗。最著名的景點有舜源峰、舜帝廟、三分石以及紫霞巖、玉琯巖等。
8,江永民俗文化村落
女書民俗文化村。江永縣歷史上流傳著一種記錄當地土話的特殊文字,流行地域以上江圩為中心。這種文字只在婦女范圍內使用,通稱"女書"。女書的記載,至今見到較早的是太平天國發行的雕母錢。
上甘棠民俗文化村。歷史文化名村上甘棠,從漢元鼎六年(前111年)起至隋開皇九年(589年)止在此建謝沐縣治,長達700年。2006年5月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周氏先祖唐朝天寶年間在此定居立宅,取名甘棠,至今已達1240年。甘棠,依山傍水,風光秀麗,名勝古跡甚多,碑亭樓閣完好,是人文景觀和自然風景點集中的旅游勝地。
千家峒民俗文化村。江永縣城北11公里,瑤族祖居故地之一。千家峒是一個山間盆地,四周被崇山峻嶺環抱,面積約16平方公里,進出僅有“穿巖”唯一通道。這里至今保存著“盤王廟”“盤宅妹墓”、“平王廟”等瑤族歷史文化古跡,流傳著神奇動人的民間傳說。我國南方各省(區)和遠遷至東南亞、歐美的瑤胞都保存了一份手抄千家峒古文獻,他們因此世代尋找千家峒故地。千家峒境內鳥山,白鵝山、白鵝洞、白鵝飛瀑、雙塘映月、馬山、狗頭巖、大白水瀑布、金童放牧、天女散花、三峰霽雪、仙人橋等自然景觀迷人,宛若仙境,被喻為瑤族的“桃花源”。幾百年來,無數遷居國內外的瑤脆來到這里尋根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