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
荊楚網消息(記者 王建鋒)10月20日上午,由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主辦的恩施州‘律師進村,法律便民’改革創新經驗新聞發布會”在北京順利召開。“寓法于治 法治落地”的恩施州基層法治典型經驗,不僅使基層法治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也為全國各地共同促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深化落實提供了可供參考的范例。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集“老、少、邊、山、窮”為一身的少數民族自治州,滯后的經濟發展,背后是有限的公共服務和較為淡薄的民眾法治觀念。全州僅有337名執業律師,法治資源不足且覆蓋不均進一步拉低了社會治理水平,2013年人均GDP排名湖北省倒數第一。
面對諸多挑戰,恩施州委州政府積極響應十八屆四中全會建設法治國家的目標要求,全面推行“律師進村,法律便民”。由政府出資購買律師服務,建成93個法律顧問團,為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村(居)委會聘請法律顧問,為2400多個村(居)建立起法律顧問制度。開展普法講座,發放律師便民聯系卡,引導村民學法、知法、用法,鼓勵動用法律武器“民告官”。實現了地方政府依法行政、依法辦事,以法規政、以法促治的新局面,探索出了以“寓法于治,法治落地”為核心的地方改革新樣本。
中國農村研究院執行院長鄧大才在發言中認為,恩施州堅持市場導向,以“律師進村”為載體,寓法于治,將法的元素植入治理之中,讓法治從理念、制度落實到人們日常生活之中。內生出法治意識、法治行為,使法治“落地”和“生根”,實現了地方政府基層治理理念從“人治”向“法治”的根本轉變。
據介紹,恩施州“律師進村,法律便民”推行以來,法律顧問為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提供法律咨詢2000余次,開展專項法律宣傳2300余場次,培訓法律明白人近12萬人次,解答法律咨詢12.5萬余人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500余件、法律援助事項2.2萬余件,法律顧問參與調處糾紛7900余起,化解信訪積案878起。“律師進村,法律便民”制度的實施,也使恩施州赴省進京越級上訪人數同比下降36.8%和60.4%。有律師為政府決策把關,恩施州公開、公正、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建設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