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明珠·天鵝之城”三門峽城區新貌。杜杰攝
四通八達的路網構成大交通格局。 杜杰攝
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 面向“一帶一路”請進來
三門峽:奮力打造“一帶一路”名副其實的節點城市
時光越千年,歷史驚人的相似。“崤函古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這也是我國絲綢之路唯一的道路遺跡。崤函古道是三門峽濃郁人文歷史乃至華夏兒女、世界民族在文化交流、商貿交通發展史上留下的鮮明印記。
承負著歷史的榮光和使命,今日三門峽,作為晉陜豫黃河金三角產業轉移示范區的重要支點城市,享有國家區域發展政策疊加優勢,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轉型發展中,搶抓機遇,積極融入,努力打造“一帶一路”名副其實的重要節點,在中原出彩進程中彰顯更大魅力,為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發展和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新機遇—— 絲路節點 蓄勢待發
三門峽經濟社會發展正處在爬坡過坎的攻堅階段,如何抓準著力點,持續煥發新的動力?市委書記楊樹平認為,三門峽必須凝神聚氣,全力以赴,抓好用好機遇,積極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讓“黃河明珠”“天鵝之城”三門峽成為新絲路上重要節點、重要樞紐,爭做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先行者。
隨“一帶一路”戰略走出去、引進來,三門峽集聚世界關注的目光,充滿發展的活力。
從交通優勢看,三門峽自古就是絲綢之路重鎮,從來就是商賈云集的交通樞紐。近年來,大力實施“四大一高”戰略,隨著“大交通”建設的深入推進,境內隴海鐵路、鄭西高鐵、連霍高速、310國道橫貫東西,209國道、三淅高速和蒙西華中鐵路連通南北,加上已經規劃的三門峽—江蘇洋口港鐵路,“三縱五橫”大交通格局呼之欲出。
從區域優勢看,作為黃河金三角城市,三門峽不僅是中原經濟區、關中天水經濟區、山西省資源型經濟轉型綜改區和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大“3+1”國家戰略交匯之地,而且還具有中原經濟區、糧食生產核心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和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3+1”政策疊加優勢。
從產業基礎看,黃河金三角四市都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三門峽大力實施“四大一高”戰略,靠“大通關”建設解決對外出口,以大開放帶動大發展;靠“大交通”建設奠定產業轉型升級、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靠“大商貿”“大旅游”擴大內需,帶動三產服務業發展,近兩年三產比重提升了3個百分點;靠發展高新產業,推進“一高兩化”,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模化,打造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解決經濟轉型升級問題。實現了投資、消費、出口三大要素活力迸發,一二三次產業協調運轉,為資源型城市跳出資源陷阱、擺脫路徑依賴,實現可持續發展探索了一條成功路子。
從未來潛力看,以三門峽為代表的黃河金三角地區人口1720萬、國土面積5.8萬平方公里,2014年地區生產總值超過5000億元,金礦、鎂礦儲量居全國第二位,煤炭產能1億噸,氧化鋁產能830萬噸,蘋果產量、濃縮果汁產能分別占全國的25%和75%。特別是隨著國務院正式批復《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三門峽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的交匯區和優惠發展政策的疊加區,還將逐步實現區域內政策共享和項目直報國家部委。近年來,三門峽加快與黃河金三角其他三市的跨省區域合作,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喜人成績。《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獲批后,三省四市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全方位合作正在有序推進且不斷邁向深入。
新定位—— 乘勢而起 積極作為
“一帶一路”建設帶來了區域合作發展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三門峽立足黃河金三角,大力實施大交通、大通關、大商貿、大旅游建設和高新產業發展“四大一高”戰略,并確定了“中原經濟區重要支撐、區域合作示范城市和豫晉陜黃河金三角區域性中心城市”三大戰略定位,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帶動產業升級,實現經濟轉型發展。
近年來,三門峽緊緊抓住新歐亞大陸橋、鄭洛三工業走廊、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等重大機遇,艱苦創業,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壯大,發展后勁顯著增強,開放型經濟的基礎條件日益完善。一個充滿活力、富有魅力、極具競爭力的三門峽正在快速崛起。
“大通關”鋪就了對外開放“高速路”。2008年以來,在黃河金三角地區率先建成三門峽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國家鋁及鋁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三大“國字號”通關機構和國家果品及果蔬汁檢測重點實驗室,為三門峽及周邊地區的產品走出國門暢通了渠道,搶占了區域對外開放的制高點。
“大交通”為轉型發展提供硬件支撐。圍繞把三門峽打造成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區重要的戰略交通樞紐,2008年以來,三門峽市先后投資354.86億元實施了連霍高速改擴建、三門峽至靈寶快速通道等一批重大交通項目。大交通建設,為承接國際和沿海產業轉移創造了良好條件,為三門峽發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場、更寬闊的平臺。
“大商貿”“大旅游”提升了三產層次和水平。圍繞建設黃河金三角區域性商貿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目標,以會展經濟為龍頭,以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為載體,著力打造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三門峽商務中心區被確定為河南省示范區。三門峽被確定為中國特色商品博覽交易會永久會址,已連續成功舉辦三屆中國特博會,成為黃河金三角地區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匯聚的熱土。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優勢,三門峽以黃河景觀為主線、黃河文化為內涵,著力打造“黃河三門峽·美麗天鵝城”城市品牌,連續舉辦了20屆中國(三門峽)國際黃河文化旅游節,倡導建立了中部六省與沿黃九省(區)“6+9”大黃河之旅聯盟。
高新產業發展促進了結構調整產業優化。圍繞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模化,積極發展黃金、鋁工業、煤化工、裝備制造、新材料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實現從原材料粗加工向配套加工、精深加工轉變,推動傳統優勢產業的產業鏈向后端延伸、價值鏈向高端攀升,將資源最大限度地“吃干榨凈”。亞洲最大的黃金綜合回收基地、全球最大的黃金精加工基地正在形成。
三門峽著力強化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三門峽風電領跑中原,裝機達到34萬千瓦,加上規劃實施的15.47萬太陽能風電,以及已有的41萬千瓦水電,正在演繹著三門峽版的從“黑色印象”到“綠色主題”。每年冬季,成千上萬只白天鵝不遠萬里飛臨三門峽庫區過冬棲息,形成一道獨特的亮麗風景,吸引五湖四海的賓客前來觀賞。白天鵝與人和諧相處,與這座城市相契相融,正在升騰為一種文化,一種精神。
新發展—— 美好愿景 再創榮光
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包括三門峽在內的沿線所有地區擴大開放的現實紅利。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一帶一路”建設為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鋪平了道路,為黃河金三角地區、為三門峽帶來了難得的機遇,有利于內陸地區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推動走出去、引進來,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經濟轉型發展。
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已經成為鼓舞三門峽廣大干部群眾斗志鏗鏘有力的“鼓點”,成為指導全市各行各業和各項工作突出明亮的“航標”。轉型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使三門峽節點城市更加名副其實,進而帶動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借勢發展,成為支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廣闊腹地。
作為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節點城市,三門峽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一帶一路”的重要思想,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全力跟蹤《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分享亞歐非跨區域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投資貿易便利化、人文交流合作、自貿區建設等政策紅利;有效對接省委、省政府全面融入絲綢之路的相關規劃,在批準設立三門峽綜合保稅區、鐵路口岸、鄭歐國際班列三門峽停靠站和陸港物流中心以及重大生產力布局等方面,爭取更多支持和幫助;深入謀劃三門峽工作,大力支持企業參與互聯互通建設,推動優勢產業、產品和產能走出去,探索各類投資主體以合資、合作等方式在境外建立產業集聚區,加快能源資源大進大出,打造具有絲路特色的國際精品旅游線路和旅游產品,使節點城市更加名副其實,進而帶動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借勢發展。
就如何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三門峽市委副書記、市長趙海燕表示,三門峽以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為定位,要著重抓通道建設,抓產業建設,抓平臺建設。
在鞏固和深化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區區域合作成果的基礎上,三門峽緊緊圍繞打造中原經濟區重要支撐、區域合作示范城市、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性中心城市“三大戰略定位”,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政策優勢、發展優勢,依托中國特色商品博覽會和國際黃河文化旅游節兩大平臺,發揮產業集聚區、商務中心區、特色商業區等科學載體的示范帶頭作用,大力加強與絲路沿線兄弟省區經濟合作,努力處于內陸地區承接產業梯度轉移的前沿,打造絲路沿線重要的商貿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
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面向“一帶一路”請進來,加快基礎設施融入,加快產業融入,加快經貿文化融入,三門峽開放的腳步越來越快,格局越來越大,開放的眼光越來越遠。
打造“一帶一路”名副其實的重要節點,為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增光添彩,為“一帶一路”建設做出更大貢獻,自強不息、務實重干的三門峽人民,一定會為圓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強國夢,為圓中華民族再現歷史輝煌的復興夢,交上無愧于偉大時代的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