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十二屆人大代表、六盤水市委書記李再勇
[香港商報訊] 記者 黃慶松 報道:“六盤水城市正在發生着積極變化,變化背後蘊涵着巨大的“轉型”能量。我們有理由相信,隨着產業轉型與城市升級緊密結合起來,按照一產轉型、二產升級、三產優化的思路不斷前行,六盤水必將在新起點上實現跨越騰飛。”27日,出席貴州省十二屆人大代表、六盤水市委書記李再勇向記者介紹說。
作為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六盤水產業結構單一,發展方式粗放,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轉型升級。近年來,六盤水通過對無序、粗放的煤炭開發進行全面整頓,對煤、電、鋼等傳統產業進行優化提升,推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六盤水城市轉型要向生態和旅游轉型,既是居于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共識,也是居于自身發展優勢定位,更是居于經濟結構的優化選擇。當前,六盤水正按國際標准打造旅游休閑度假城市,按照一產轉型、二產升級、三產優化的思路,大力實施特色農業“3155”工程,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高效農業、生態農業轉型;以實施“5個100”工程和“四個一體化”為載體,推進煤炭產業向煤、電、焦、氣、化升級,同時發展現代裝備制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大健康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
李再勇表示:對于地處西部的六盤水而言,既要“趕”又要“轉”,既要“肚皮”,也要“臉皮”,要實現資源型城市的華麗轉身,產業轉型與城市升級就是躲不開、繞不了的中心工作。六盤水將圍繞建設“國際標准旅游休閑度假城市”目標,按照鐘山、水城、紅橋“三地”同城化發展的思路,進一步加大城市基礎設施投入和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同時,依托獨特氣候資源,全力打造“貴州屋脊·中國涼都”品牌,使得六盤水的城市知名度、美譽度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