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十二屆人大代表、六盤水市長周榮
[香港商報訊] 記者 黃慶松 報道:“六盤水市以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為契機,緊緊圍繞“結構好、效益高”升級,跳出能礦抓能礦,突出市場導向,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加快推進“四個一體化”項目建設,把循環經濟培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按照“一產轉型、二產升級、三產優化”的思路,着力推動三大產業齊頭並進、協調發展。”27日,出席貴州省十二屆人大代表、六盤水市長周榮向記者介紹說。
2014年,六盤水市煤炭資源就地轉化率達60%,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煤、電、鋼傳統產業佔工業比重從上年的97%下降到82.75%;產業園區產值突破1000億元,增長17.6%;電子信息、新醫藥大健康、新型建築建材等新興產業產值在規上產業總產值中佔比達19.57%;紫森源、黔桂天能、水礦鑫晟煤化工等一批循環經濟示范項目建成投產;一批煤層氣、苯加氫、LNG等循環經濟項目建設加快推進。
六盤水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思路,以實施“5個100”工程為平台,大力發展特色農業“3155工程”,完成茶葉、獼猴桃、刺梨等特色產業種植113.26萬畝,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192家,實現農業從傳統向現代、從分散向集中、從粗放向集約、從自給向市場轉型。以“四個一體化”為載體,大力實施工業“百千萬”工程,加快推進煤炭產業兼並重組和改造升級,促進煤炭資源就地轉化和精深加工,資源就地轉化率達到60%,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產業鏈進一步延伸,附加值進一步提高。同時,大力發展高新技術、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進富士康、紅豆集團、梅安森、三特藥業等一批優強企業,工業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
“實現六盤水經濟騰飛,基礎在工業、差距在工業、潛力在工業、發展在工業、希望在工業。”周榮表示, “三線歷史”是六盤水的“根”,“三線企業”是六盤水的“本”,“三線精神”是六盤水的“魂”。當前,六盤水正在圍繞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國際標准休閑度假旅游城市、大健康旅游目的地城市目標,堅持生態引領產業發展,堅持開放带動創新發展,堅持民生優先統籌發展,加快一產轉型、二產升級、三產優化,把生態做成產業、把產業做成生態,大力發展旅游、金融、電子商務、新醫藥大健康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