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舉辦「願景台灣2030」論壇,邀請台北市長柯文哲與黨主席江啟臣同台,探討居住正義與分配正義等議題。然而,此次跨黨邀約被形容為「藍白合」,外界幾乎一面倒聚焦於國民黨、民眾黨在2022年及2024年選舉的競合問題,以及江、柯二人是否可相互拉抬?江柯同台自曝光以來,藍白內部各有反彈、也有肯定。有人認為這場論壇預示了「藍白合作」的可能性;有人則從決策過程批評,江邀請前未與黨內菁英充分溝通;更有人認為這不過是江爭取連任黨主席的秀場。無論如何,這為國民黨創造了不少網絡聲量,但聲量增加有正也有負。儘管如此,江柯同台已被多數輿論解讀為在2022年選舉前,國民黨為「藍白合」向柯文哲遞出橄欖枝。
體制認同下跨黨合作難
從正面看,若非此次柯文哲引燃「藍白合」爭議,很多人實在不會關注國民黨舉辦了此項論壇。就此點而言,邀柯出席應該是明智的選擇,因為就議題塑造、宣傳效果及網絡聲量而言,已經物超所值。至於國民黨內反對邀請柯文哲與會的聲音,主要來自台北市議員和智庫。他們根據與柯文哲交手的經驗出發,不信任柯善變機巧的政治性格,更因為民眾黨積極挖掘藍營的牆角,因此藍營內部紛指江此舉是引狼入室、「請鬼拿藥單」,是在幫柯市府的軟肋宣傳,也很容易造成政黨認同的混淆。
另不乏一些藍營學者立足政黨合作的學理,不樂見江邀柯想促成「藍白合」。他們咸認政黨合作是否足以形成「立法院」多數,往往是合作能否成局的重要考量。至於跨黨合作若仍無法形成「立法院」的多數,則除了個別選區外,政黨一般不會與認同迥異的政黨合作。台灣的政黨通常是以體制認同區分彼此,亦即以「統獨認同」決定政黨屬性,其他環保、能源、教育、性平等議題,均只扮演輔助性角色。有些政黨或政治人物或許觀察到台灣民眾厭倦藍綠惡鬥,企圖搶佔中間立場,希望能左右逢源,民眾黨的政策走向即為顯例,在兩岸論述及兩岸政策上標榜「兩岸一家親」與尋求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可是在一些公共政策及「國家認同」上卻常常趨近民進黨。
正因如此,渠等認為在體制認同的生態下,政黨尋求合作,只能在各自認同的區塊中尋求盟友,以避開跨越紅線的風險,否則類此「同床異夢」的跨黨合作,到了未來要選舉時可能與國民黨鬧翻的風險不低,認定江啟臣倡議的「藍白合」將淪為高風險的合作,恐怕相當不智。渠等更進而倡議,在體制認同上更接近國民黨的,其實還有親民黨與新黨,這兩黨目前雖無「立法院」席次,但與國民黨血濃於水,應有更多的合作空間。事實上,他們卻忽略了,往昔的國新合、國親合、國親新在野大聯盟,都是失敗收場,前車之鑑不可或忘。
相對而言,在立委層級或有過立委資歷的國民黨人士,則對「藍白合」持較正面的態度,認為國民黨與民眾黨未來保持「既合作、又競爭」的競合關係,將成為新常態。也許類似這樣的見解,恐將會是更務實而宏觀的視野。柯文哲雖自稱是深綠,但民眾黨自2020年成立後,一些淺藍民眾也有向該黨轉移的趨勢。所謂「藍白合」,可分為幾個層次來檢視:一是社會形象營造的合作,二是議題或法案推動的合作,三是選舉戰略的合作。這三者各有不同考量,不需要混為一談。此次江柯同台屬於國民黨與民眾黨的社會形象營造,在台灣民眾愈來愈厭倦藍綠政黨惡鬥之下,藍白兩黨主席一起共論公義,不僅可吸引外界關注,尚且也具有一新耳目的效果。
加強「在野黨」制衡作用
再進一步言,國民黨邀請柯文哲參加論壇,最多只是遙遠天邊響起的一聲雷,是否會下雨,其實尚未有定數,即使降下甘霖,雨勢大小也難以逆料。各界之所以關注「藍白合」的可能發展,無非反映台灣民眾對完全執政的民進黨已強烈不滿,憂心「在野政黨」再衰弱下去,將難以發揮制衡作用。再者,則是民進黨「仇中」「反中」實在搞過頭了,徒然激化兩岸的緊張關係,直把台灣推向兵凶戰危的邊緣。可見台灣民眾的期待和焦慮有其道理,「在野黨」理應積極創造合作的空間,共同制衡民進黨。目前國民黨及民眾黨均不具備以一己之力打敗民進黨的機會,使得藉由兩黨合作強化攻堅力道實屬必然。
總之,國民黨借論壇先行「試水」,啟動交流,加強互信,創造合作利益,總比被民進黨各個擊破要來得好。各界願意期待江、柯兩位黨主席真能打響「藍白合」的第一槍,甚至若連屢傳弊案的勞保基金、健保黑洞都能有效遏止,包括新冠疫苗、後疫情時代的兩岸務實交流,「在野黨」也才能有立足點話事。若一切朝正向發展,江、柯兩人都會獲得實質肯定與斬獲。尤其重要的是,跨政黨的結盟或合作並不容易,可先在議題上尋求合作,放大彼此共同認同的政策或路線主張,進而培養合作的良緣,建立互信關係。
(作者: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海峽兩岸學術文化交流協會副理事長潘錫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