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垃圾分類:多一些耐心多一些自覺

2019-06-14
来源:澎湃新聞網

   文丨澎湃社論

  7月1日起,即將正式實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個人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罰200元;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則可罰5萬元。垃圾分類,市民準備好了嗎?

  前兩天,不少人的朋友圈被一張垃圾分類的圖片刷屏,干垃圾、濕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共四個類別下面,分別列出了25-26種具體的垃圾物品,不少網友都紛紛轉發、收藏,甚至開始“背”了起來。然而很快,這張圖片就被發現存在頗多錯謬。12日深夜,上海市廢棄物管理處發布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2019》,這份“官宣版”指南,終于讓關心垃圾分類的市民吃了一顆定心丸。

  不能僅僅把這場“誤會”看作推動垃圾分類工作中的小插曲。對一張科普圖的高度關注,充分說明,公眾不僅支持垃圾分類,更關心如何科學地分類、精細地管理,如何把工作做細做實。

  距《條例》正式實施僅有半個月時間,眼下上海各大小區都已經完成或接近完成垃圾分類相關設備的升級和改造,在居民樓里,垃圾分類的宣傳標語、指示牌同樣隨處可見。但毋庸諱言,具體到每一件垃圾的分類,都能搞清楚、弄明白的就不多了。

  當然必須看到,“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推行垃圾分類,是一個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市民多一些自覺,各方多一些耐心,通過持續有效的督促引導,垃圾分類的理念才能真正“深入尋常百姓家”。

  放眼海外,鄰國日本的垃圾分類規矩多如牛毛,對居民近乎苛刻。除了一般的生活垃圾分為可燃和不可燃垃圾外,資源性垃圾還具體分為干凈的塑料、紙張、舊報紙雜志、舊衣服、塑料飲料瓶、聽裝飲料瓶、玻璃飲料瓶……真可謂“分不厭精,類不厭細”。

  必須指出的是,這樣的成績也不是在短時間內取得的。經年累月,在全體日本國民的共同努力下,才成就了城市的干凈和整潔。所以,推行垃圾分類,關鍵是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在工作中多一些耐心,市民自然也就會多一些自覺。

  人們常說,上海人素質高、講規矩。歷史早已證明,高素質的養成,依靠的不僅是外部的約束,更是內心的力量。垃圾分類,不是高大上的口號,不止是趕潮流的時尚,因為它和每一位市民的福祉緊密相關。既然如此,唯有拿出實實在在的行動,付出不打折扣的努力,方能讓這座城市的生活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