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市制度實施一周年,港交所昨總結指,期內共有40間新經濟公司在港上市,包括9間生物科技公司和2間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融資額累計超過1500億元,佔了新股集資額超過一半。正如港交所所言,新制度是25年來最大上市改革,支持香港逐步發展為生物科技及創新公司搖籃。
新經濟股是未來新股主要來源,誰錯過這批「獨角獸」,誰就肯定會不進則退,落後於人。就似美國股市所表現般,當由傳統工業股組成的道指近期已見高位橫行,而由新興科技企業組成的納指則繼續節節上升,正好反映了市場對何者投下信心一票。此所以,為了爭奪新經濟股,不同地方都爭相改革上市制度,由星洲到內地皆然。事實證明,港交所引入新制度是正確無誤的,否則,不難想像,來港IPO數字不單將大削一半,再難保住全球最大新股市場寶座,而且貨架上的新選擇無以為繼,長遠更恐影響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然而,新上市制度作為全新產物,經過一年時間的運作,市場開始出現一些並非讚好的反饋聲音。舉其大者,莫如批評新經濟股動輒「潛水」,為投資者帶來損失。的確,兩隻大型同股不同權股份——小米和美團,截至昨日收市,便分別較招股價低了兩三成,最低位計更一度跌了四成;其餘的新經濟股,絕大多數都破底收場,至少尚未浮上水面;生物科技股較多錄得不俗升幅,但個別也有下跌五成之多。當然不能將股份升跌與新上市制度的優劣挂钩,甚至批評新制「呃錢」;畢竟,投資有風險,沒有任何一隻股份可以保證只賺不賠,新經濟股亦然。交易所的角色,乃是做好把關工作,確保上市公司信息真確合規,成交能按秩序完成等;至於投資決定,則由投資者自行作出,包括自行承擔風險。饒是如此,有鑒於新上市制度跟以前不同,把關方面始終相對寬鬆,尤其是不設最低盈利門檻,故新經濟股上市時往往未有錢賺。所以,有關方面宜有針對地加強投資者教育工作,多向市場解釋投資新經濟股的風險與回報關係。
展望未來,新上市制度還將迎來新挑戰,就是納入與內地的「互聯互通」機制下,如何更好合作及監管。預料在兩個月後,同股不同權企業便將納入「港股通」,另外「新股通」日後一旦開行,新經濟股亦終包羅其下。屆時,怎樣確保市場的運作順暢?進一步言,如何加大境內外新經濟股來港上市的吸引力,將香港打造為區內新經濟股的上市首選地?昔日阿里巴巴的捨港投美,不必諱言是港市場之痛。怎樣用好「一國兩制」及香港金融業的獨特優勢,一方面為新經濟企業提供優良的集資平台,另方面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及更優質的投資選擇,香港應該要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
港交所銳意推行新上市制度,做法值得各界肯定。為了更好迎接新時代,新制度亦須不斷總結檢討,配合新投資環境作出新的改革改善和優化,這包括了新開放與新監管。唯有如此,才可持續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同時並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支持大灣區戰略的落實。
香港商報評論員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