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最新報告估計,2023年香港私人住宅供應量,更將較2018年大跌近四成。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邱媛媛報道:團結香港基金(簡稱基金會)發表新一期土地及房屋政策倡議報告,報告研究分析顯示,如不盡快採取措施,本港公私營房屋供應將面臨斷崖式下跌,3年內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將突破6年大關,而2023年的私人住宅供應量,更將較2018年大跌近四成。
為緩解當前房屋困局,基金會建議港府採取權宜之策,解決短中期燃眉之急︰第一,拆牆鬆綁,加速發展25幅「改劃地」;第二,廣開思路,考慮西貢十四鄉兩幅合共64公頃的「未劃分山坡地」,提供約兩至三萬個住宅單位;第三,盡快開展110公頃「棕地」及150公頃私人新界農地改劃工作。
3年內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逾6年
港府於最新一份《長遠房屋策略》周年進度報告中,宣布將新落成公私營房屋單位供應目標比例,由六比四改為七比三,私人住宅單位供應目標因而由年均18000伙下調至13500伙。報告認為,在總房屋單位供應目標並未增加的情況下,修改公私營比例,只是拆東補西的零和遊戲,可能顧此失彼。
報告指出,由於去年上蓋工程動工量明顯下降,加上可建私人住宅的熟地供應大幅減少,預計在2019年至2023年的5年間,年均私人住宅單位落成量約為18500伙,到2023年將銳減至13300伙,較2018年水平大跌近四成。
儘管《長策》將公營房屋供應目標,由每年28000個單位上調至31500個單位,但基金會報告預計未來四個財政年度,公營房屋預測落成量僅為年均18300個單位,遠低於《長策》供應目標約42%;到了2022/23財政年度,落成量更將斷崖式下跌至14500個單位。總括2019/20至2028/29的10個財政年度,報告預計公營房屋供應將累計短缺至少85000伙。未來3年內,一般公屋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將由現時的5.5年增至超過6年。
宜盡快改劃「棕地」
另外,政府早前採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三個短中期建議,基金會呼籲政府坐言起行,盡快開展相關的110公頃「棕地」及150公頃私人新界農地改劃工作,公布詳細的工作計劃時間表,並盡快發布新一批有改劃潛力的用地列表。
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指出,在可見將來,公私營房屋供應均會出現斷崖式下跌,不僅「上車」會日益困難,公屋輪候時間亦會創新高,令港人生活質素大受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