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曲直
隨著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壯大,民營企業家的政治安排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去年3月4日,習近平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民建、工商聯界別委員時指出,對有貢獻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做適當政治安排是一項重要工作。要堅持標準、嚴格程序、認真考察,做好綜合評價,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強、行業代表性強、參政議政能力強、社會信譽好的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推薦出來。
之後,中央統戰部、中央組織部、全國工商聯等14部門共同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綜合評價工作的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在黨委統一領導下,做好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綜合評價、推薦工作。一年後,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家走上了工商聯決策崗位。
在日前閉幕的全國工商聯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15位民營企業家(含港澳台、外商合資企業)當選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佔全部21位副主席的71%,這15位副主席中,既有中國民營企業的風雲人物李書福、李東生、張近東、南存輝、梁穩根、雷軍等,也有香港恆基兆業地產集團副主席李家傑、香港遠東發展有限公司主席邱達昌、澳門新濠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何猷龍。除副主席職位,在新當選的第十二屆全國工商聯執行委員會執委中,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共339名,佔執委總數的69.6%。而據筆者粗略統計,至少有4位民營企業家獲選省級工商聯主席,6位民營企業家擔任副省級工商聯主席。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至少有廣州、深圳等6市工商聯主席由民營企業家擔任。
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非公有制企業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為主體的人民團體和商會組織,中華全國工商聯是中國愛國統一戰線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組成單位之一。在民間看來,當上工商聯副主席乃至主席,已經算是一個「官」了。民營企業家擔任工商聯主席,不是個新話題,但在目前語境下,卻是一個引人注目的話題。其實,這一民營企業家的政治安排當然有跡可循。當民營企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主體力量,將民營企業家納入「黨領導一切」的總綱,不僅僅是完善中國愛國統一戰線的需要,更是中國民主政治協商發展的需要。
分析擔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地方工商聯主席的民營企業家,筆者發現一個共同特徵,就是他們一般年富力強、精力充沛,文化素質比較高,從事的行業多以實體經濟為主,且參政議政能力較強。
工商聯決策崗位雖是個「官」,但並不是企業家的護身符,而是責任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全國工商聯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致賀詞中,可以看到中共中央、國務院對他們的期望: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把政治引領作為首要任務,用實際行動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促進民間投資持續穩定增長,加快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筆者認為,更多民營企業家走上工商聯決策崗位,由於他們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可以使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商聯,更好地發揮民營企業發展助推器的功能,為黨和國家相關決策提供依據。目前,國家凡是出台和民營企業有關的政策和措施,在發布之前,基本都會徵求工商聯的意見,這已成為國務院有關部門的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可以相信,這一屆工商聯必然在解決民營經濟的各種發展問題上,協助政府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措施,這是其責任,也是社會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