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9

中星步入互學時代

2017-09-30
来源:香港商报

   孫喜

  中國與新加坡的關系源遠流長。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在37年間共訪華33次,見證了中國不凡的改革開放歷程。如今,中國已進入「新四大發明」時代(高速鐵路,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其子李顯龍總理再次訪華,想必別有一番體驗。

  1978年11月,鄧小平訪問新加坡,驚嘆於其非凡的建設成就,1992年,鄧小平在著名的「南方談話」中明確表示,我們要向新加坡學習,而且要做得比他們更好。自此,中國展開了大規模學習新加坡模式的歷程。新加坡因此成為中國官員最重要的海外培訓地之一,其中以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和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公共管理研究生院最為知名。至今,已有約5萬名中國領導干部到新加坡參加過學習或培訓。不過,近年來赴星學習的中國官員人數已在逐漸下降。

  近來,李顯龍總理公開地赞賞中國已在「無現金社會」領域捷足先登,并自嘲新加坡似乎落后地有點像「鄉巴佬」了,這其中也的確折射出些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意味。時至今日,中國這名曾經的「學生」早已羽翼豐滿,并貴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星之間實力對比的巨大變化,自然會導致兩者間角色定位的悄然變化,如今兩國似乎正通過分享經濟建設和社會治理的經驗與挑戰,相互學習,互相借鑒。

  一方面,中國應該戒驕戒躁,繼續謙虛謹慎地向新加坡學習。作為一個以華人為主體的社會,新加坡的很多國家治理實踐與中國的相關性更高。新加坡先進的城市規劃與環境治理,住房與社保體系,國企管理,預防腐敗與制度建設等方面,最具借鑒意義。另一方面,新加坡的治國精英們已經越來越意識到向快速創新發展的中國取經的緊迫性,尤其是在具「中國式創新」的移動支付,共享經濟,人工智能等方面。

  新加坡地小人寡,市場狹小,因此在商業和科技創新方面,資源和動力均顯得后勁不足。想當年,李光耀曾自謙地調侃鄧小平:你們完全可以做得比我們更好。當時鄧小平并沒有回覆,而中國如今似乎正用自身的發展成就作為回應。不過,大家仍需謹慎:善於學習,是一種智慧和才干;而不恥下問,更是一種修養和美德。

[责任编辑:蔚然]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