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聯副理事長 鄧開榮
青年人是社會的未來,大學生更是青年人中的棟梁,但近日圍繞本港大學生的政治輿論爭議,卻十分令人憂慮與痛心。
無論依據歷史、文化、政治或法理現實,香港無疑是中國的一部分,絕大多數港人也是中國人的一分子。但多所本地大學的學生會,卻無視政治及憲制現實,經常散播分裂國家,否定港人身份認同的錯誤言論,罔顧大多數港人希望減少政治爭端,恢復社會和諧的主流意願,偏偏無風起浪,總要引發社會爭議。難怪近年的年輕學生政客愈來愈多,部分大學生組織甚至被視為政黨的青年軍了。但這種「泛政治化」的風氣,對大學和學生來說,有什麼好處呢?
香港形象被損壞
近日,網上流傳一段視頻,有來港讀書的內地大學生被大學學生會成員瘋狂辱罵,前中文大學學生會會長周竖峰更歇斯底里地發表一些辱華言論,不斷作出粗言穢語,令人十分難受和憤怒。須知道,大學生已經算是年輕一輩的精英,大學學生會會長更加是精英中的精英,是由大學生們親自選出來的,有一定的代表性,但看到這位學生會會長的言行,我們不禁擔憂,難道新生代都是這個樣子?這位前學生會會長高呼香港獨立,叫嚷內地學生滾回中國,又批評內地學生不會說廣東話,以他這樣的心態,將來又如何融入國家與世界的發展?搞不好的話,這位前大學學生會會長的言行甚至會掀起另一波陸港民間冲突,再次嚴重損害香港的形象。
事實上,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都會,匯聚了世界各地與不同文化的人,任何種族、語言和文化均應該獲得同等的尊重和對待,但周竖峰攻擊內地生的廣東話不好,又要內地生滾回內地,豈非完全違背了尊重的精神?嚴格而言,這甚至是一種歧視,絕對不能容忍!
同樣令人痛心和關注的是,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的長子不幸自殺身亡后,竟有香港教育大學的學生在學校民主牆張貼大字報,幸災樂禍,在蔡副局長的傷口上灑鹽,豈非太冷血了嗎?蔡副局長才剛上任了一個月左右,試問她做錯了什麼呢?作為一所專責培育未來教師的專上學院,發表這種冷血言論的學生,將來還適合擔任老師作育英才,春風化雨嗎?
須讓青年人懂得反省
社會各界近年也十分重視青年工作,有時候甚至刻意討好青年,爭取他們的認同和擁護。但筆者認為,為了學生的根本及長遠利益,我們對於新生代的不良價值觀,是必須加以批判的。必須讓青年深刻認識錯誤,他們才會懂得反省。畢竟,批判也是教育的一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