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资金之所以闲置,既有制度层面问题,也有一些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
贫困群众眼巴巴盼着雪中送炭,扶贫资金却趴在账上“睡大觉”,你说急不急?日前,审计署发布第二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结果,抽查的59个贫困县中,12个县财政资金统筹盘活不到位、项目推进缓慢,导致6226.11万元资金结存1年以上,其中5585.07万元结存2年以上。
每一笔扶贫资金,背后都关联着一批贫困家庭,钱到不到位、用没用好,关系到他们能否按期脱贫。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基础差、发展能力弱,靠常规政策难奏效,必须吃政策“偏饭”,用超常之举、下非常之功。扶贫资金一旦闲置,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会让扶贫政策打折扣,影响困难群众的脱贫信心。用好用足扶贫资金,不只是个效率问题,更是一份政治责任。
一些地方扶贫资金为何“睡大觉”,其背后原因值得探究:
有人说,扶贫的钱“不好花”。在基层采访,一位扶贫干部坦言,有的条条框框太死。前些年,县里给一个村安排养猪项目,按上面规定,一个项目须带80户以上的贫困户,可村里贫困户不够数,只能把项目退了回去。另外,资出多门,政策难衔接。比如涉农资金整合,上面出台了政策,但下面没有对接细则,各路资金都有自己的“婆家”,今年你把“打酱油的钱来买醋”,明年可能会断了“酱油钱”的来路。
有人说,扶贫的钱“不敢花”。脱贫离不开产业,一些基层干部反映扶贫产业难选。扶贫资金是“高压线”,有的产业门槛高,贫困户干不了;有的产业风险大,怕花钱打水漂。贫困人口大多年龄大、能力弱,带着贫困户发展难。一些干部怕担责、怕风险,把扶贫资金当成“烫手山芋”,有钱也难花在刀刃上。
有人说,扶贫的钱“难消化”。有的地方把争取扶贫项目当成“抢蛋糕”,不搞科学规划,不顾当地实际,一味贪多求大,申请时非常踊跃,等资金到位后才发现不对路,难以实施。也有的地方项目争来了一堆,由于配套能力不足,导致一些扶贫项目接不住、干不好。
由此看来,扶贫资金之所以闲置,既有制度层面问题,也有一些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不能简单处置、搞一刀切。如果不加快完善制度,一些政策瓶颈不突破,一味往基层干部身上打板子,问题恐怕难解决。同理,如果有的地方干部不真抓实干,再好的政策也难落地。不让扶贫资金“睡大觉”,要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把脉、对症下药,从部门到地方拧成一股劲,形成脱贫合力。
在制度层面,加大各项改革力度,破除资金使用障碍。在资金管理上,把该放的权放到位,给基层更多自主权。在资金整合上,要出台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让地方确实敢整合、能整合。在资金投入上,既要落实部分扶贫项目不再要求贫困地区配套等特惠政策,也要保证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让贫困地区轻装上阵。
在干部层面,要严格监督,层层压实责任。地方政府是脱贫攻坚的责任主体,不能因为怕担责就不作为,对于长期大量闲置的扶贫资金,该收回的收回,该问责的问责,让扶贫资金发挥好“兜底钱”作用。扶贫资金能否“精准”到位,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是否认识到位、作风扎实、方法得当。许多人说产业扶贫难,可有的地方探索资产收益模式,将扶贫资金折股,带动了更多贫困户;有的地方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效益考核到户,通过紧密利益联结,让贫困户一起受益。避免“花架子”,就能找到“金点子”。多些接地气的调研,多些精准发力,让扶贫的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