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
近年,中國內地企業「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2016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ODI)大增44%,金額高達1700億美元,不單創出歷史最高,且還終於超越了逆向的外來直接投資(FDI);可是,來到2017年,上半年的ODI同比卻大劈接近一半,而更重要的是,發改委日前表示,內地有關部門將繼續關注非理性對外投資傾向,防範對外投資風險,建議有關企業審慎決策。
高槓桿操作須嚴格把關
目前,中國內地經濟規模占了世界的15%,股市市值的占比亦達13%;相對而言,內地企業卻只占環球跨境企業投資的4%,反映「走出去」程度潜藏龐大空間。可是,內地一向有謂「一放即亂」,內地企業在外投資的戰績不算特別理想。例如入市時機不對,早前為了確保原材料供應穩定,而在原材料價格最高時摸頂入股,以致今日回望都要損手收場。近來,更出現槓桿借貸過度問題,多隻「海外併購明星企業」包括海航、萬達、復星、安邦等,便接連有報道指正受監管機構排查,其合共豪花逾千億美元在外大併購,其中,海航的債務更相當於經營收入的13倍之多,復星則高約8倍;而且,所涉的收購對象也跟公司本業關系不大,以致併購之后的商業協同效益成疑,情况就既令人費解亦值得關注。
本來,內地企業「走出去」虧本收場,只是一己的投資失誤,本身問題并不太大;可是,由於相關風氣愈趨盛行,所涉金額亦愈來愈多,放任不管難免牽涉到整體金融體系的健康。畢竟,高達千億美元的收購一旦失敗,豈不意味內地金融體系要背負大批爛帳?這跟虧蝕自家資金不同,作為貸款方的金融機構同樣須承擔風險。此外,內地企業「走出去」同時意味着人民幣「走出去」,逾千億美元計的資金流走了,豈不大大加劇人民幣貶值壓力?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止跌回升,國家外匯儲備且重拾升軌連升5月,ODI的不增反減固然幫了好一大忙。
走出去要穩節奏
然而,展望將來,隨着中國經濟力量不斷提高,內地企業「走出去」始終是股不可抗力;只是,不論是投資的步伐,抑或是投資的領域,ODI發展都應該有序有理。第一要務,自然是做好風險監管工作,「蛇吞象」之類的高槓桿操作必須嚴格把關。當中,針對高風險的項目例如房地產等,亦要采取更高的風險評估標準。至於ODI對象屬於「一帶一路」相關項目,大門則不應完全關閉,反而應該采取措施引導投放了。此外,確保企業的資金來源合法清白,也是保證市場運作健康的一個重大前提。
說到底,有關方面既要慎防「一放即亂」,也要避免「一收即死」;「走出去」的調子是可調控的,但這個大方向卻是不能逆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