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 潘錫堂
蔡政府近來藉由訂定「12年國教課綱」的機會,高中歷史課綱中國史由一冊半的內容減為一冊,且由朝代編年史改放在東亞史的脈絡,這樣一來,將來歷史教科書將沒有中國史,只有東亞史,台灣將失去與中國的歷史連結,堪稱蔡政府「去中國化」政策的另一重大舉措。民進黨此舉乃期盼經由教育的方式,徹底剷除台灣民眾對「中國人」歷史文化的認同。
欲讓台獨暗度陳倉
事實上,民進黨為了遂行在文化、教育、國族等的「去中國化」運動,對於往昔發生的歷史與事實已然進行有計劃的扭曲。表面上,蔡政府口口聲聲強調「維持現狀」,也宣稱對大陸「承諾不變、不挑釁」,但卻在文化、教育領域讓「台獨」暗度陳倉。此種從史觀層面進行的「去中國化」,究其本質,可視為「文化台獨」、「教育台獨」與「史觀台獨」的實踐,亦堪稱「真材實料」的「台獨」舉動。
正因如此,蔡政府修改高中歷史課綱,究竟所為何來?大家心知肚明。一言以蔽之,即通過類此「柔性或漸進式「台獨」」手法,擬從根本上改變台灣人的國族認同,以遂其「台獨」的最后目的,因此其影響是惡劣的與深遠的。試觀修改教科書的影響,短期內可以影響教材使用者,長期而言,則有帶動整個社會氛圍為之轉變的作用。像是李登輝、陳水扁時期所推動的教科書改革和史觀更動,即直接造就了當代的所謂「天然獨」。
尤其嚴重的是,蔡英文坐視其教育部推出將中國史「邊緣化」的高中歷史課綱,中國竟遭矮化或扭曲為與東南亞或東北亞各國并無太大不同的遙遠他國,而非「兩岸一家親」。一旦此離譜至極的課綱正式推出,將全然刨除新世代的歷史記憶,使得新世代徹底否弃自己的中國文化淵源。換言之,有識之士必須勇於出面采取具體行動來制止類此偏差之舉,否則如果任其「生米煮成熟飯」定案了,等同於讓「去中國化」史觀,成為全台灣共識,則后果不堪設想了。
尤有甚者,巴拉圭總統卡提斯抵台訪問,蔡英文在府前廣場率官員歡迎,卡提斯以西班牙語致辭時三度提及蔣介石,翻譯卻隻字未提,造成輿論大譁,是否刻意「去蔣化」?其實,把卡提斯總統的講稿「去蔣化」,此種以個人偏頗史觀幾近篡改他國元首講稿的作為,更是嚴重失禮。應該是府方幕僚與涉外部門官員,揣摩蔡英文不喜歡聽到「蔣介石」三個字,擅作主張篡改卡提斯的講稿。復以高中歷史課綱去除「開羅宣言」,強辯國際條約法律效力有疑義,尚且惺惺作態「歡迎開放討論」。如果主流民意認同蔡政府的「獨立建國」大計,則何須憑恃要讓蔣介石「被消音」的伎倆來鋪路?尤其蔡英文不張口唱「國歌」,不樂於聽到蔣介石的名字,滿朝大多是看上意逢迎諂媚者,難怪會甘冒踩涉外禮節紅線之大不諱。
剪不斷理還亂
總之,蔡政府在教科書問題上必須懸崖勒馬,否則將加劇兩岸的矛盾。尤其當綠營傾力要「去中國化」時,蔡政府將中國史列為東亞史,蔡英文卻去天后宮參拜媽祖,堪稱四處禮拜「中國神」,真是矛盾之至。因為切割歷史如果不切割宗教信仰,將是徒勞無功的。民進黨強行切割中國史與台灣史,將淪為剪不斷理還亂、治絲益棼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