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八駿
6月29日中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香港機場向媒體表示,此行目的有三:表示祝福,體現支持,謀劃未來。他在3日訪問期間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就「一國兩制」繼續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踐做了系統性指示。尤其,7月1日上午,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習主席指出:「香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制度還需完善,對國家歷史、民族文化的教育宣傳有待加強,社會在一些重大政治法律問題上還缺乏共識,經濟發展也面臨不少挑戰,傳統優勢相對減弱,新的經濟增長點尚未形成,住房等民生問題比較突出。解決這些問題,滿足香港居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繼續推動香港各項事業向前發展,歸根到底是要堅守方向、踩實步伐,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并就今后更好在香港落實「一國兩制」發表4點意見。這一切,是從思想政治高度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謀劃未來指明方向和目標。
同祖國命運緊密相連
在7月1日上午的講話中,習主席指出:「香港的命運從來同祖國緊密相連。」「回到祖國懷抱的香港已經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這就意味着香港必須與祖國內地一起謀劃未來。
6月29日下午,習主席出席《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與故宮博物館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合作協議》簽署儀式。7月1日上午,習主席出席《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簽署儀式。這兩件事是香港與內地共謀未來的具體表現。
《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的意義,不亞於2003年6月29日簽署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后者是香港與內地經濟一體化正式動的里程碑,前者則是兩地經濟融合深化的里程碑。
CEPA涵蓋香港與內地所有省市自治區經貿關系。尽管在CEPA內容不斷擴展的10多年間,香港與廣東省之間的經濟一體化已然在若干領域領先於香港與內地其他地方經濟一體化,但是,CEPA的性質決定了,在其框架內,粵港經濟融合難以顯著超前。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建設就不一樣,顧名思義,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與廣東省珠三角9城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率先走向經濟融合,無論對香港、對廣東、對澳門還是對國家,都是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中國是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大國,歷史和現實條件,資源和地緣因素,決定了省市自治區之間,東部、中部和西部之間,發展頗不平衡。在實際進程中,形成由北至南三大經濟區,它們均以所在區域的大中城市為骨干,帶動中國經濟社會波浪式發展。
港有望成大灣區龍頭
相比較,位於中部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和位於南方的珠江三角洲經濟區,領先位於北方的渤海灣經濟區。中央決定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推動珠江三角洲經濟區建設,為香港提供了新的巨大發展空間。
香港不少居民感覺「一帶一路」距離香港遠,但是,大灣區則無疑是近在咫尺。香港參與「一帶一路」需要克服文化和地理上的障礙和困難,然而,香港投身大灣區只需要克服「邊界」的限制。
克服「有形邊界」限制,從「一地兩檢」做起。廣深港城際鐵路香港九龍站必須落實「一地兩檢」,否則,香港無法參與大灣區。
克服「無形邊界」約束,從確立「一國」觀念入手。大灣區建設需要香港準確把握「一國」和「兩制」的關系。習主席在7月1日講話中指出:「在具體實踐中,必須牢固樹立『一國』意識,堅守『一國』原則,正確處理特別行政區和中央的關系。任何危害國家主權安全、挑戰中央權力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權威、利用香港對內地進行滲透破壞的活動,都是對底線的觸碰,都是絕不能允許的。與此同時,在『一國』的基礎之上,『兩制』的關系應該也完全可以做到和諧相處、相互促進。」只要香港準確把握了「一國」和「兩制」的關系,憑藉已有優勢和條件,香港有希望成為大灣區的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