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編輯部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瞬間,香港回歸祖國20年了。回首這不平凡的20載路雲和月,荊棘坷坎,順景逆境,挑戰機遇,香港特區一一走過,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這20年,是香港繁榮穩定發展的20年,是「一國兩制」從構想變為現實并取得成功實踐的20年,是書寫香港歷史新篇章的20年。今天,香港擁有「一國」之利,「兩制」之便,經濟繁榮,政制發展,法治彰顯,競爭力位居全球前列,國際聲譽依然隆盛,發展空間不斷拓寬,香江故事精采不停。這一切都離不開我們對「一國兩制」初心的堅守,離不開國家的大力支持,離不開特區政府帶領巿民齊心協力,自強不息,奮力前行,開拓創新。經風雨洗禮,香港這顆東方之珠,愈發煥發出耀世的光芒。走過20年時光,香港繼續保有榮光和繁華,是無可否認的事實。在基本法的保障下,香港保持原有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法律基本不變。普羅百姓仍舊該怎麼生活就怎麼生活,繼續「馬照跑、舞照跳」,市民所珍視的法治、自由、人權、公正、廉潔等核心價值觀廣受尊崇,言論自由、新聞自由、游行集會自由等較之回歸前有增無減;經濟穩定增長,從1997年至2016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年均實質增長3.2%,在發達經濟體中位居前列;失業率已連續6年低於4%,相當於全民就業,失業綜援個案正處於20年來的最低水平;特區政府近年來連年錄得財政盈餘,財政儲備現已達1萬億港元左右,外匯儲備則達4000億美元,位處全球前10名,人均外匯儲備更達全球前3位;香港始終保持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仍是內地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來源地和內地企業最大的境外融資中心,還日益成為人民幣國際化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戰略平台;特區的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不斷邁上新台階。
香港的成就全世界都看得到
香港的成就,全世界都看得到。瑞士洛桑管理學院今年6月再次公布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在全球63個經濟體中脫穎而出,力壓瑞士、新加坡、美國等發達經濟體,整體競爭力再執世界牛耳。過去10年,香港有9年在這個競爭力排名中位列三甲,其中還有4年登頂。在美國傳統基金會發布的《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中,香港自1995年起連續23年獲評全球最自由經濟體,評分穩居第一。加拿大菲沙研究所去年發表的最新人類自由指數報告顯示,香港連續6年蟬聯冠軍。在世界經濟論壇編制的全球競爭力報告中,香港也從過往的10名開外,進步到近5年連續位列10名之內。
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亦顯示,香港在政治穩定、政府效能、規管品質、社會法治、貪腐控制、公民表達及問責等方面的指標,都遠遠高於回歸前。特別是大家最為關注的法治水平一項,香港在全球的排名從1996年的60多位大幅躍升至2015年的第11位,比不少西方大國排名都要靠前。
能夠吸引世人目光,這本身就是體現香港在全球範圍內保持了強大競爭力和吸引力的一記注腳。
成如容易卻艱辛,這些亮麗成績的背后,是香港特區一路走來的不易。回歸之初,香港即遭遇了亞洲金融危機、周邊經濟轉壞等一系列挑戰,一時間股樓大挫,市面蕭條,經濟停滯以至負增長,愁雲慘霧籠罩全城;2003年,香港遇上沙士疫症,歷經數月,社會幾乎陷於停頓。還有2008年的金融風暴,2014年的違法「占中」,2016年的旺角暴亂,立法會宣誓風波,極端分離勢力不斷煽動街頭暴力抗爭,制造對立對抗,都令香港社會經受冲擊和考驗。但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和波折,香港都能安然度過,正是得益於「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國家的鼎力支持,得益於港人的自強不息,這些成為香港歷久不衰的力量之源、繁榮穩定的不竭動力。
一路走來不易成就應倍加珍惜
港人不會忘記,1997年,特區政府動用上千億港元,成功擊退國際炒家,而其背后就有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中央領導人在兩會記者會上表示「會不惜一切代價支持香港」,并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同時保護香港的聯繫匯率制度。中銀國際控股副董事長林廣兆回憶,「當時經總行同意,我們顧全大局,在短時間里籌集了大批資金,通過大量借款或是延期還款的方式,幫助一些風雨飄搖的企業渡過難關。」中銀香港的數10名外匯操盤手,連續幾晝夜在香港本地市場和國際匯市上與國際炒家正面交鋒,「放盤放到手抽筋」。那一次,特區政府打了漂亮的一仗,終於令國際炒家損手離場,香港轉危為安。
港人不會忘記,2003年遭遇沙士疫症侵襲的艱難時刻,國家對香港要藥給藥,要專家給專家,優先滿足香港抗疫之需。而疫症過后,香港亟待重振經濟。簡稱CEPA的《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在香港回歸祖國6周年之際簽署,體現了中央支持香港發展、維護香港繁榮和穩定的決心。
在CEPA框架下,利好措施接踵而至:「個人游」、支持內地企業到港上市、批准香港銀行在港辦理人民幣業務、推出「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深化粵港區域合作,應要求將香港獨立成章納入國家五年發展規劃之中……哪一項都在從根本上為香港經濟增添動力,開新出路,而這個措施都會直接間接地惠及所有市民。
2017年3月,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寫入了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一帶一路」建設、亞投行等國家重大發展規劃也張開雙臂歡迎香港「上車」,香港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道路更加寬廣,香港經濟如虎添翼。
港人不會忘記,面對違法「占中」,旺角暴亂,在中央全力支持下,特區政府和警隊堅定立場、堅守原則、依法穩妥應對,為維護法治、保持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當香港社會出現一些對基本法的嚴重模糊認識和爭議時,中央總是及時出手、一錘定音。迄今為止,全國人大常委會依法對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作出過5次解釋,并對涉及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重大問題作出過4次決定,有效發揮了定紛止爭、釋疑解惑的作用,有力促進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法治的完善。
撫今追昔,令人感慨,倍感珍惜,常懷感恩之心。事實證明,中央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一如既往不變的傾力支持,對港人的關懷始終如一,祖國始終是香港發展的強大后盾。「一國兩制」不是一句空話,它已經深深融入到每一位市民的生活中,幫助香港跨越重重挑戰,不斷書寫成功故事,展現了強大的生命力,是香港回歸后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不必諱言,回歸20年,香港「一國兩制」實踐也遇到新情况新問題,出現了基本法23條立法夭折、非法「占中」、旺角暴亂、「港獨」議員宣誓風波等嚴重事件,極少數人排斥一國、抗拒中央,打着「本土」旗號,明目張膽煽動「港獨」,這些言行違憲違法,冲擊「一國兩制」,威脅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禍港甚深。此外,受限於矛盾對立,香港政制發展裹足難前,立法會以至政府的運作,亦受泛政治化的「拉布」、流會操作困擾,嚴重窒礙施政效率,損害社會民生的發展。還有人冒起的抗拒內地心態,亦引起了「邊緣化」甚而「自我邊緣化」的隱憂。
問題背后的原因,正如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分析,一方面,是香港社會內部矛盾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特別是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利益格局固化,高房價、高租金等政策推高了營商和創業成本,抑制了經濟發展活力,貧富懸殊加劇,住房困難,年輕人向上流動通道變窄等,導致社會不滿情緒有所積聚。另一方面,是這幾年香港又面對行政長官普選方案等爭議性很大的政治法律問題,而且必須作出處理,由此必然引發不同政治力量的激烈較量,加劇了社會政治對抗氣氛。然而,這卻使得一些港人產生疑慮,有人因為出現了一些「亂象」,而不願意或者不敢承認甚至否定「一國兩制」在港實踐取得的巨大成功;有人因為「一國兩制」受到一些挑戰而擔心中央收緊對港政策,甚至憂慮中央會放弃「一國兩制」。
習近平主席重要論述是行動指針
風物長宜放眼量,對「一國兩制」也應作如是觀。其實,這些困難和問題只是支流,無法掩蓋「一國兩制」在港實踐取得的巨大成功,而且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智慧、有能力應對和依法妥善處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央審時度勢,對「一國兩制」實踐和香港工作作出了許多新的重要論述,包括:要全面準確地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要牢牢把握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兩個根本宗旨;要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异、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要始終堅持「一國兩制」不改變、不動搖,切實維護「一國兩制」實踐不走樣、不變形;要堅持依法治港,堅決維護基本法和中央的權威;等等。從戰略和全局高度指導「一國兩制」實踐,穩妥應對香港出現的各種复雜局面,這是香港面對種種難關卻能處之泰然、平穩推進的最重要保障,也釋除外界無謂的擔心和疑慮,是香港工作的重要指針。
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參觀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成就展時指出,要繼續堅定不移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辦事,更好推動香港各項事業發展。希望廣大香港同胞與全國人民一道攜手同心、開拓創新,把握國家發展機遇,推進「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為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創造香港更加美好的明天,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我們期待習主席今次視察香港,為香港未來工作繪出新的指南。事實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去年視察香港時,以勿忘初心、保持耐心、堅定信心來概括對「一國兩制」和香港問題的看法,一矢中的,發人深省。面對「一國兩制」的新形勢,我們應不忘「一國兩制」的初心,了解「一國兩制」是最適切香港、對香港最有利的制度,不會變也不用變;也要保持耐心,對於「一國兩制」的新問題,對於特區政府的施政應有耐心,共同支持特區政府為民造福;有祖國作后盾,加上香港人靈活拚搏的精神,對於香港前景應有堅定信心。港人只要秉持這「三心」,沿着基本法的正確軌道走,自然可以更有自信、更有底氣地邁出新步,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香港站在新起點迎來新機遇
經歷20年不平凡的歷史進程,香港已經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再處在發展的新機遇期,現在國家有三大戰略都跟香港密切相關,對香港來說都是重大利好,蘊藏巨大商機,包括一帶一路建設、人民幣國際化、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規劃和建設。在中國經濟強勁發展的快車上,國家已為香港預留了座位,顯示國家對香港的支持和重視,關鍵就看香港能不能有效對接了。市民希望,即將上任的新一屆特區政府,更要聚焦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全面深化同祖國內地的經濟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提升香港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發揮香港所長,服務國家之需,同全國人民一道,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回歸20年的喜悅日子里,我們既看到纍纍碩果,也充滿信心,豪情滿懷。展望香港的未來,更需要不忘初心,努力把「一國兩制」的偉大事業,繼續成功地向前推進,用我們的雙手奮力打拚,砥礪前行,不斷演繹東方之珠的新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