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天展開對哈薩克斯坦的國事訪問。2013年,正是在哈薩克斯坦,習近平首次提出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經過四年來不斷深化、完善、落實,獲得全球眾多國家和地區的積極參與,正在從願景變為現實,建設成果豐碩,成為推動全球合作的新型平臺,充滿生機和活力。作為「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重要節點,香港的「超級聯繫人」角色凸顯了多項獨特優勢,為本港帶來大量機遇,這亦是青年人開拓個人發展事業,實現夢想的絕佳機會,只要善加利用便可開花結果。身處如此大時代,香港青年更需要敞開胸懷,背靠國家,放眼世界,積極擁抱「一帶一路」機遇,贏得海闊天空。
習近平訪哈之行,是在北京成功舉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后的首次出訪,目的之一是要帶動更多「一帶一路」務實成果出現,足見國家對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視。而中國以實際行動擔起推動全球攜手合作、包容發展的重任,也獲得了國際社會的積極回應與誠意支持,讓「一帶一路」吸引力得到了極大提升。香港作為中國最具國際化的城市,擁有金融、貿易、法律等現代專業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完全能夠抓住機遇,通過積極投入「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到沿線更廣大國家與地區的市場及經貿當中來,不斷提升競爭力,鞏固自身經濟地位。這也是「國家所需」。
本港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體現「香港所長」,國家的支持固然重要,特區政府的配合也十分關鍵,當中不可或缺的,是各行各界特別是青年人能否把握機會,積極參與。事實上,香港的優勢和機遇,就是青年人的優勢和機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港青不應是「旁觀者」,而要做參與者、推動者。例如要利用服務業專業化優勢,讓香港的會計、法律、商業顧問、旅游、基建工程與設計等領域,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提供多方面的服務,金融業發揮香港國際融資中心的優勢,協助實現「資金融通」等,都需要大量相關專業知識的精英,青年人完全可以放寬視野,主動了解「一帶一路」所需,結合興趣和專業能力,找到一展身手之處,大有所為。近年不少青年人慨嘆本港就業創業難、上流機會小、獲得成就感低,其實毋須自我封閉,世界盡是發展機會,當中內地發展勢頭強勁機遇良多,正如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所講,要有超越香港看問題的國際視野,胸懷祖國,了解國家的最新發展情況和重大發展戰略,才能有大志向、大格局,才能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勢的同時找準香港的戰略定位和比較優勢,從而更好地拓展香港和青年自身事業發展的空間。
有些青年人,認為「一帶一路」概念不夠「貼地」,又或者不清楚投入的前景如何,因此持冷淡態度。政府昨天舉辦「一帶一路」經驗分享會,邀請四位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創業成功的人士分享經驗,足以說明「一帶一路」值得去探索、去拼搏,港青亦有優勢和條件,實現夢想,成就事業,在「一帶一路」中扮演重要角色,這值得香港各界青年思考借鑒。
香港商报评论员 周武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