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八駿
香港經濟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本地產業結構欠完善、欠先進;一是作為一個城市經濟體,缺乏自力更生的條件。
兩大問題待解
前一個問題形成於上世紀80年代中至90年代中的經濟轉型。當時,香港本地約85%制造業遷至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地區,但是,由於港英政府不提供它應當提供的政策扶持,由於本地制造業絕大多數為中小企業、缺乏資本實力,也由於擁有資本實力的大地產商不願意拓展新產業,以致香港本地產業結構出現「空心化」缺乏高科技制造業。
今天,以服務業占香港本地生產總值比重高約93%而言,香港已是發達經濟,但是,相當一部分服務業是低增值的。高增值服務業需要高科技制造業為依託,香港本地缺乏高科技制造業;內地、尤其廣東省珠三角高科技制造業所需服務則由那里迅速發展的高增值服務業提供。
總之,產業結構「空心化」的后果是,產業結構欠先進。
后一個問題的根源在於香港先天不足。1100多平方公里面積,屬於華南丘陵地帶,地底下缺乏礦藏,地表上缺乏耕地和可耕地。香港居民的生活品絕大部分必須進口,制造業原材料完全必須進口,服務業如果純以本地為對象則很快飽和。一個城市經濟體必須對外高度開放,必須高度依賴外部經濟。
今天,香港一些不明基本事理者鼓吹「本土主義」;冒起於「占中」的本土激進分離勢力或者主張「本土自決」或者追求「香港獨立」,不僅違背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這一法理和政治現實,而且,也脫離香港作為一個城市的自然條件。
前一個問題至今未得到解決,在頗大程度上由於香港某些人誤解「九七」前后平穩過渡、保持香港原有資本主義制度50年不變,以為「制度不變」包括「九七」前港英政府的經濟哲學即所謂「積極不干預主義」。他們掌管特區財經事務而拒絕對香港本地拓展高科技產業給予必要的政策扶持,還自以為是在堅持自由市場規則。
另一方面,香港本地政治矛盾激化,反對派竭力阻撓特區政府管治和施政,也是妨礙香港順應市場經濟規律拓展新產業的重要原因。現屆政府花了九牛二虎之力,費時長達近3年才克服反對派立法會議員「拉布」而成立創新及科技局,便是明證。
后一個問題在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末是靠依託西方國家得以解決的;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轉變為既靠西方也靠內地來解決;進入新世紀以來,必須通過與內地經濟一體化、同時保持對西方國家開放來解決,但是,自2011年底以來,香港與內地經濟一體化遭遇嚴重困難。
部分是因為兩地經濟一體化深入不可避免產生一些局部和暫時的摩擦,譬如,內地居民在較短時間內大量進入香港旅游、置業、就醫(包括孕婦分娩),給香港相關服務造成壓力,令香港一部分居民產生他們享有的資源被外人分占的感覺。再如,內地居民大量活動於香港,他們承載的不同於香港大多數居民的生活習慣和文化信息,令香港一部分居民產生反感。這些局部和暫時的摩擦,應當也可以通過特區政府與內地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協調來解決。在香港相關服務供不應求以及香港一部分居民反感時,應當控制和減少內地居民進入香港的人數和人次。同時,香港積極拓展相關服務,并向香港居民作適當解釋,疏導他們的情緒。
不能光看經濟指標
然而,主要由於「拒中抗共」勢力煽風點火、興風作浪,一定程度上也同香港社會缺乏應有引導相關,香港與內地經濟一體化局部和暫時的摩擦惡化為兩地經濟融合的瓶頸。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必須主動盡快破除這一瓶頸,否則,香港將陷入自我孤立、發展無力的境地。
明白了香港經濟問題的內涵、性質和原因,就容易明白為什麼衡量香港經濟不能光看本地生產總值、失業率和通貨膨脹。就這幾個經濟指標而言,香港經濟是健康發展的。但是,香港需要重建可持續增長軌道。這是「一國兩制」下香港重大發展課題,也是「一國兩制」與時俱進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