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7

“2017倫敦中國喜劇節”舉行 展示中國喜劇藝術

2017-02-04
来源:中新网

  

    “2017倫敦中國喜劇節”在倫敦舉行,圖為情景喜劇《我愛我家》片斷《下海》。 ILSSA 攝

  中新網倫敦2月3日電 “2017倫敦中國喜劇節”本周在倫敦舉行,在曆時8天的喜劇節期間,作品展演、劇目研討、媒體互動、喜劇家工作坊、觀眾交流、專題訪談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在英國皇家戲劇學院、英國戲劇家協會、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英國E15表演藝術學院、艾瑟克斯大學、倫敦SOHO劇場等持續開展。

  本次喜劇節開幕當天,六部風格迥異的中國喜劇短劇,包括京劇《櫃中緣》、《拾玉鐲》、昆曲《看錢奴》、現代小品《警察與小偷》、情景喜劇《我愛我家》片斷《下海》,以及以傳統戲曲形式講述當代生活的《辦公室的一天》上演,中英雙語主持人、青年古箏演奏家林立全程英語闡釋中國喜劇的獨特性以及與莎士比亞喜劇的許多不謀而合之意境。由英國皇家戲劇學院前副院長、著名喜劇大師艾力思-瓊斯和中國國家一級演員、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塗玲慧共同演繹了由英國劇作家創作的發生在中國上海的故事《私人生活》(PrivateLife),展示了中英在喜劇藝術上的深度合作。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教育處公使銜參贊王永利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他在致辭中高度評價中英兩國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合作成果和前景,並對此次中英戲劇藝術界、中英戲劇教育界聯袂打造倫敦中國喜劇節,讓中國喜劇以“接地氣、潤心田”的方式講述中國故事、闡釋中國精神、傳達中國智慧予以高度贊揚和鼓勵。

 

  2017倫敦中國喜劇節由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和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聯合策劃和監制,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執行主任、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林一擔任喜劇節執行總監和制作人。她表示,中國喜劇是中華民族千年文化智慧的結晶,蘊含了中國文化的精髓,是一個特殊的、具有代表性的藝術門類。但到目前為止,由於語言及文化的障礙,特別是具有喜劇國際傳播能力的人才的匱乏,以及國際合作團隊、資源的開發不足,中國喜劇作品難以走出國門。為了突破這一瓶頸,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國家對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基於多年來與世界14所藝術大學聯合成立的國際藝術實驗聯盟(ILSSA),開展跨文化戲劇藝術創新的理論與實踐探索,完成了11部作品的實驗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國際傳播資源。

  她表示,此次中英戲劇界通力合作打造的倫敦中國喜劇節是中國喜劇走出國門、走進世界人民情感之中的一次實驗性嘗試和探索。

[责任编辑:蒋琳]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