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料消費者,國際市場行情深受中國的影響。但從收益來看,俄企是有利可圖的。因為中國市場的總市值高居全球第三。
參考消息網8月19日報道 外媒稱,近20家俄羅斯企業欲在中國證券市場發債融資。專家告誡說,俄企希望得到高評級和高收益,但也不應忽視隨之而來的風險。
據俄羅斯《專家》周刊網站8月17日報道,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公司董事長閆衍告訴塔斯社,這些俄羅斯企業欲取得該公司給出的貸款資信評級。這是在中國金融市場發行債券的必不可少步驟。他表示,它們的債券發行總額可達10億-30億元人民幣。
據他介紹,俄羅斯機構和企業希望進入中國的債券市場,其中包括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和工業企業,總共有近20家客戶找上門來。其中有兩家金融機構已在獲取評級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他并未透露具體名稱。他承認,總發行額度并不高,但這一部分市場的發展剛剛起步,所以只是暫時有限而已。
他認為,欲前往中國市場融資的企業數量將不斷增長,俄企業不只希望獲得中國的資金,還希望向中國的債券市場投資,因為這里的債市收益相當可觀。
他補充道,中誠信國際今后也會試水俄羅斯的評級市場,從目前來看,評級機構在俄境內的發展機遇不錯,所以公司會利用這一機會。
中誠信國際是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批準設立,在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登記注冊的中外合資信用評級機構。它的股東之一便是穆迪公司。
俄“能源”工業公司總裁謝爾蓋·古西科夫認為,俄羅斯企業進入中國債券市場是漸進的、穩定的、可預期的進程。從去年起,俄需要融資的大型企業便開始議論相關問題。由于國家推行從西方轉向東方的路線,俄企開始意識到中國債券市場前景有利。人民幣債券市場的運營已超過了11年。
但中國市場的特點在于投機者異常活躍,他們既可能帶來高收益,也可能操縱原料價格,令市場變得撲朔迷離。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料消費者,國際市場行情深受中國的影響。但從收益來看,俄企是有利可圖的。因為中國市場的總市值高居全球第三,達到6.7萬億美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顯示,近5年來,其市值增長了22%。
報道稱,2015年之前,中國債券市場是不對境外投資者開放的。如今,俄中兩國開始為俄企的進入而進行相應的技術及立法準備。仲夏時節,俄國家結算存管局與中國的相關機構簽署了諒解備忘錄。目前正在進行的工作是開立名義持有者的賬戶,以方便國家投資者通過本國結算存管機構進入雙方市場。在第一批“嘗鮮者”中,俄羅斯鋁業公司相當引人注目。去年,中誠信國際最早與它展開合作,并認為俄鋁在中國債券市場的前景非常不錯。
除俄鋁外,另有一些大型國家參股企業如俄羅斯外貿銀行資本公司、俄羅斯儲蓄銀行、俄羅斯農業銀行等也開始青睞中國市場。這一選擇絕非偶然。因為亞洲投資者最感興趣的正是原料市場及金融行業。非但如此,2015年便有傳聞,即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集團)打算發行人民幣債券,但不知為何目前只簽署了貸款協議。
俄自由金融公司總裁格奧爾基·瓦先科認為,最先進入中國市場融資的將是俄羅斯的通信服務商,他們是通信設備生產商的客戶,中國各銀行已向他們提供了15億元人民幣的貸款。由于人民幣暫未與美元捆綁,所以進口商無需承擔額外的外幣風險。隨后前往掘金的可能是俄羅斯的銀行,俄羅斯外貿銀行、俄羅斯儲蓄銀行都流露出相當的興趣。
報道稱,但在他看來,20家企業實在是太過遙遠的目標,近兩年內,能夠在華發行債券者不會超過5家。何況中國市場的前景也取決于亞洲貨幣的走勢。美聯儲的決策可能導致人民幣停止貶值,利率勢必提高,這顯然是俄企所不樂見的。
不過,自俄部分行業遭遇制裁起,有關進軍中國債券市場的討論便從未平息,如今已過去了近兩年。阿洛爾經紀公司分析師基里爾·雅科文科指出,雖不乏意愿以及擲地有聲的講話,但一切仍停滯不前。例如,盧克石油公司原計劃自2012年起在華進行股票增發,但日期一推再推。除盧克石油公司外,俄氣集團和俄羅斯石油公司也表達過尋找中國投資者的意愿,但同樣未聞進展。
雅科文科推測,中誠信國際所提到的20家企業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因俄遭受制裁,在西方債券市場上融資受限的企業,另一類則是國字號單位,包括各聯邦主體以及國有公司。由于中誠信國際對名單諱莫如深,所以很難給出準確答案。目前已知的是,只有俄鋁的評級工作已經展開。俄羅斯外貿銀行資本公司、俄羅斯儲蓄銀行、俄羅斯農業銀行等均認為亞洲市場對于俄企發債極具前景,所以在那里商討過非交易路演問題,但沒有發展到直接發行債券的程度。
他提醒道,中國評級公司給出的評級很有意思。眾所周知,它們根本不理會三大評級機構的觀點。例如,大公國際就給了俄羅斯最高的信貸評級,甚至要優于美國,俄發生債務違約的風險幾乎為負,理由在于國債是最可靠、最沒有風險的資產。雅科文科評論道:“我相信,中誠信國際會給俄發債企業非常之高的評級。”
他強調,沒有必要過于樂觀地估量中國對俄投資的增速前景,即便是遭遇制裁兩年之后,俄企也并未蜂擁而至,在中國市場發行債券,而且預估的發行額并非數百億美元,只是以億計,可以視之為重大交易前的試水。(編譯/童師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