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去產能居首位。
根據規劃,我國擬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用3至5年時間,再退出煤炭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初步測算,這將影響鋼鐵行業50萬職工和煤炭行業130萬職工的工作崗位。再算上水泥、玻璃、電解鋁、船舶等行業,去產能帶來的就業壓力不小。
人往哪裏去
內部分流、轉崗就業創業、內部退養、托底安置,4種渠道妥善分流人員
趕在2016年春節前,浙江杭鋼基本完成了半山鋼鐵基地關停後1.2萬名員工的分流安置工作。
在杭鋼公布的職工安置方案中,擺在分流人員面前的選項多達12個,包括集團內安置、省市屬國有控股企業就業安置、自主創業、內部退養等。不同的安置渠道,在經濟利益上有不同的政策相配套,最後大體平衡。
人往哪裏去,被視為去產能最難的環節。盡管地處經濟發達、崗位充裕的浙江,杭鋼在半年時間內平穩分流上萬人,仍屬不易。今年下半年,去產能、處置僵屍企業將進入攻堅階段。更多的去產能企業員工在不安中觀望:何處安置?流向哪裏?會不會下崗?
圍繞保證企業富餘人員轉崗不下崗、轉業不失業等目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7部門公布“多渠道分流安置職工”的總體安排,為相關人員提供了四大類分流通道。
“內部分流”排在首位,引導企業自我吸納、不把員工推向社會。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解釋說,國家將支持企業利用現有場地、設施和技術,通過轉型轉產、多種經營、主輔分離、培訓轉崗等方式,多渠道分流安置富餘人員。工藝技術較為先進、市場前景較好但暫時經營困難的企業,國家支持其與職工展開協商,采取協商薪酬、靈活工時等手段穩定現有崗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企業,可獲得由失業保險基金給予的穩崗補貼。
“轉崗就業創業”是重要渠道。人社部要求,對擬分流職工的鋼鐵、煤炭企業,要提前摸清底數,制訂好再就業幫扶計劃,其中擬分流安置人員在100人以上的,要舉辦專場招聘活動。對依法與企業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失業人員,及時辦理失業登記,免費提供就業指導等服務。對失業人員和長期停產職工,將普遍開展轉崗培訓或技能提升培訓並給予職業培訓補貼。有創業意願的人員,將獲得創業擔保貸款等扶持。
“內部退養”則為大齡分流人員解除後顧之憂。根據人社部等部門的政策意見,對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之內,再就業有困難的,在職工自願選擇、企業同意並簽訂協議後,可實行內部退養。由企業發放生活費,並繳納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費,個人繳費部分由職工繼續繳納,達到退休年齡時正式辦理退休手續。
最後還有“托底安置”。對通過市場渠道確實難以就業的大齡困難人員和零就業家庭人員,各地將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提供兜底幫扶。
再就業難在哪兒
“以礦興城”“以鋼興城”的地區就業門路窄,人員分流難度大
再就業不容易。
韓保科是河北邢台人,兩年前所在的玻璃企業在淘汰落後產能行動中關門,年近四十的他開始重新找工作。參加了多場招聘會,韓保科還是幹回玻璃老本行,只不過這是一家藝術玻璃加工企業。新崗位能存在多久?他心裏沒底,但是在當地,建材、鋼鐵是主要行業,想找新興行業的新崗位不那么容易。
隨著去產能任務的推進,人員安置分流的難度不斷加大。一方面企業通過內部轉崗轉產來安置員工的空間在變小,另一方面企業中有能力自謀職業的職工大多已主動尋找出路,留下的是就業難度大、競爭力弱的職工。據有關專家對河北等部分省份的調查顯示,受影響的職工有3個特點。其一,平均年齡偏大,40歲以上的占受調查企業的45%。其二,文化水平相對較低,技能單一,中學及以下學曆的占70%。其三,工齡長。調查企業中,10年以上工齡的職工占全部職工的40%以上。通常情況下,在一家企業工作的時間越長,職工越不願意離開企業,轉崗就業難度越大。
在經濟比較發達、第三產業占比高的東部沿海地區,即使是“4050”人員,畢竟有崗位可供選擇。最難的是那些“以礦興城”“以鋼興城”的地區,騰挪空間極為有限。
“資源型和單一產業城市(地區)的職工安置問題是最突出的。這些地區在去產能過程中下崗失業的職工多、就業門路窄,人向何處去的難題亟須破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院院長劉燕斌說。
劉燕斌認為,對鋼鐵、煤炭過剩產能企業比較集中、就業門路窄的地區及資源枯竭地區、獨立工礦區,可以開展跨地區就業信息對接和有組織地開展勞務輸出。更重要的是加快轉型,發展當地新的替代產業,特別是促進第三產業快速崛起。國家已明確,下一步將培育適應鋼鐵、煤炭行業職工特點的創業創新載體,把返鄉創業試點范圍擴大到礦區,加大專項建設基金投入。這些措施有望增加崗位供給,讓去產能分流員工順利轉崗。
“關鍵是守住底線,提供兜底保障。”劉燕斌表示,目前絕大多數企業已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政府在鼓勵企業穩崗的同時,要允許企業在法律范圍內調配包括勞動力在內的各項要素資源。特別是地方政府,不能由於擔心本地GDP受到影響等因素而不願痛下決心去產能。政府的職責主要是“托底”。國家目前確定的4類渠道中,“允許內部退養”和“公益性崗位幫扶”就是托底的暖心之舉。如果這些幫扶措施能夠細化到位、落到實處並有充足的資金配合,將最大程度減輕分流職工的陣痛。
就業會不會“傷筋動骨”
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占比每年提高兩個百分點,結構不斷優化使“去產能”和“穩就業”可以兼顧
去產能,有人擔心會像上世紀90年代末那樣出現較多下崗人員。此輪去產能會不會導致規模性失業?“在部分資源型城市和產業相對單一地區,去產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潛在的規模性失業風險,值得高度重視。但這種潛在風險是可防可控的,並且可以通過轉方式、調結構,化風險為生機。” 劉燕斌認為。
首先,去產能不是一步到位,而是3—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動態調整過程。這樣,有利於有關行業、地區根據實際情況,把握去產能的力度和節奏,分散職工下崗失業的風險,妥善安置受影響的職工。
其次,去產能不是一刀切。《國務院關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提出,對於過剩產能要“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在這一過程中,對受影響職工也將相應采取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分流安置,化解風險。
第三,做好職工安置是化解產能的優先目標。國家有關政策明確強調,安置計劃不完善、資金保障不到位以及未經職代會或全體職工討論通過的職工安置方案,不得實施。這就為防控受影響職工規模性失業風險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時,國家安排了1000億元獎補資金,主要用於鋼鐵煤炭企業受影響職工的安置。這將對保障相關職工的基本生活、促進其再就業發揮重要的兜底作用。
“就業總體保持穩定,這一經濟發展的目標更不會因為去產能而受到明顯影響。” 劉燕斌說。
數據顯示,1—5月,城鎮新增就業人數577萬人,完成全年1000萬人新增就業任務的五成多,一季度末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4%,處於社會就業比較充分的狀態。4月份11省市月度就業調查數據顯示,多數監測省份企業用工人數有所增加,就業結構繼續呈現從第一、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的趨勢。
“去產能對就業的影響要高度重視,謹慎操作。同時我們要看到,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勞動力市場正進入深度調整之中。” 劉燕斌說。總體判斷,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國具備保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的基本條件。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回旋餘地大,有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這將為就業總體穩定提供堅實基礎。隨著轉方式、調結構進程加快,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民營經濟、小微企業等將進一步蓬勃發展,有望提供更大的就業空間。近3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占比每年提高約兩個百分點,預計到“十三五”末吸納就業占比將超過50%。不斷優化的經濟結構使兼顧“去產能”和“穩就業”擁有更多的回旋餘地。從去產能先行一步的地方實踐看,分流職工多數在服務業中找到新工作。此外,從市場供求關系看,我國經濟增長走勢與新增勞動力增長走勢同向,有助於市場供求平衡,緩解就業總量壓力,而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社會保障體系的日臻完善,也為促進就業、保障民生、兜住底線提供了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