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4

从老村荒牛人 看梅窝百年变迁

2016-06-20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網訊】梅窝,偏居香港一隅,旅人行色匆匆逗留,最易被其宁静质朴打动。而顶有趣的,大概是那里的牛,成群结队,清晨会在海滩边上悠镕栖息,傍晚的暮色里,又和行人一起走在归家的路上珥珥在香港歷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学者邱逸博士眼里,梅窝曾经是一块避开城市烦扰的郊外宁静之地,而现在,「荒凉得似乎只剩下牛」;梅窝规划及發展关注委员会主席甘水容博士则对这些荒牛饱含感情。最近两位合作之书《梅窝百年-老村、荒牛、人》出版,介绍了梅窝牛之行为习性和身世,并以此为切入点旁及当地各条古村,以有趣的角度叙述梅窝百年之变迁。香港商报记者若笑

  梅窝宋代时已立村?

  梅窝位於大屿山东岸,史籍记载南宋时期已有人聚居成为村落,古名「梅窠」、「梅苇」或「梅蔚」,此名称曾出现於南宋末年。相传宋帝昺曾把梅蔚这个地方做过行宫,以其言相近,史家疑即是今日之梅窝。

  甘水容先生是梅窝原居民,祖居梅窝超过15代,自小在梅窝受教育,完成高小阶段,则出外升学及往外国留学。他说自己受先師何允老師影响,长时间追寻梅窝歷史事蹟,有见坊间多本有关梅窝史迹书籍,内文记载梅窝实况有限,亦有少量偏颇,遂花5年时间蒐集史料,并与香港史学家邱逸博士合作,写成《梅窝百年-老村、荒牛、人》一书。

  关於梅窝宋代已立村,颇具说服力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出土一块方形石碑「食邑税山」。当时由港大罗香林教授和何允先生帶同梅窝学生,在涌口南岸發掘,高约一尺多,是一个四方型石碑,石碑顶部刻上「李府」二字,而石碑四面皆刻有「食邑税山」4个大字。罗教授考证,「李府」应是南宋理宗时期的李文简。

  而为行山人士熟悉的南山古道,长约3公里,据考,此古道有400馀年歷史。甘水容先生指出,从石块的年份,到挑选石块之严格,再到排列方式,断定古道非一般平民使用,乃达官贵人专用。至18世纪中叶,古道成了大屿山南区居民(水口、塘福、长沙、贝澳)往来梅窝唯一通道,当时因梅窝位於较有利位置,已有商店,每逢节令更成为市集,南区居民从古道步行2至3小时到梅窝购物。村民往来梅窝频密,古道联通两区,村民间了解更深,通婚愈多。可以说,在现代公路建成前,这条古道成了两地村民交往的血脉。

  非贫瘠小渔村这么简单

  追溯梅窝的歷史,邱逸博士说不要受殖民史观的限制,「1842年的香港,港岛住了7000多人,但整个香港人口已近10万。那时的大屿山也不是一个小渔村,它有渔有农,也有早期三大行业之二——盐业和种香。」他解释,香港盛产香树,通称莞香,这香料来自香树的液汁凝结而成固体,当时是香料的原料,用在熏衣、熏室之用。「香港的名字是怎么样来的呢?就是这个莞香。」此外,大屿山产盐有2000多年的歷史,宋代记载大屿山产盐的地方包括大澳、梅窝、大屿南等地。而香港第一波大规模移民是康熙年间的「復界」期间。邱逸介绍,康熙22年(1683),清朝平定台湾,颁布「復界令」,香港因海禁而远离海岸线的百姓又回归祖地。不过,经数十年的「迁界」禁令,使得原居民人口剧减,田园荒废。这时,清朝致力於招民开垦军田,原居梅州、潮州、惠州地区的客家人则纷纷走出山区,进入香港地区,其中便有不少移民进入梅窝,数十年间,大屿山的村落由4座增加了10来座。

        邱逸对梅窝的回忆,说之前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初,或更準确地说是在港铁东涌线建成前,「那是一块要乘两个小时船,可容三五知己露营、烧烤、踏踏自行车,避开城市烦嚣的郊外宁静之地」,他说喜欢梅窝,「那里有山有河有沙有海,模样多变,层次丰富,走远点,还有凤凰山和大澳,一天之内,可兼得仁者和智者的乐趣」。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梅窝银矿湾海滩是香港市民最熟悉就喜爱的泳滩之一,亦是港人度假胜地。不过至1998年,东涌线通车后,梅窝交通要道地位不再,人们说起大屿山就似乎只剩下东涌、昂平和大澳,至於曾盛极一时的度假天堂——梅窝,却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这些年来,梅窝好像荒凉得只剩下牛」。

  白银乡文武庙:梅窝文武庙位於梅窝白银乡,根据数据显示,为本港最古老庙宇之一,建於明朝万历年间,大约是1573年至1620年,拥有400多年歷史。文武庙面积虽小,但规模颇为完整,供奉文帝文昌帝君及武帝关圣帝君。每逢农历五月十三日,村民便会到庙宇欣赏大戏及吃饭。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