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4

荒牛 農耕文化之活見證

2016-06-20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初到梅窩的人,難免會被此地成群結隊無人照看的牛隻驚到。它們可謂是梅窩盛極一時農耕文化的見證,養活一代又一代的梅窩人,梅窩村人亦視牛為寶。不過時移世易,原先的耕牛如今變荒牛。甘水容先生表示,梅窩村民多是客家人。初時到香港開墾的農民,大部分留在新界的東部或山谷開墾,只有一小部分來到那時更邊陲的大嶼山梅窩,開辟一片天地,如鹿地塘村的黃、林、溫、曾,大地塘村林、黃、藍、薛,白銀鄉的黃、周、蘇等。村人每戶飼養牛隻數頭,每逢春秋兩季都是種稻禾為主。

        梅窩自古水源充足,從不愁無水耕種,自給自足生活無憂。家中小孩每天清早必放牛上山,下午趕牛回家,終日與牛為伴。村民都是以勞力耕種,牛是農民最珍貴的財產,農民的財富多寡亦與牛相聯繫。牛亦非常聰明,既馴服又通人性,村人也經常以喂其食物,清潔牛房、冲身等工作跟它保持接觸。1955年政府建石壁水塘,把大嶼山水源全部引進水塘。水塘截去水源,梅窩首當其冲,原本終年水源充沛的是打河流無以為繼,農民缺水灌溉,稻田荒廢,再加上年輕一代嚮往市區工作,轉業者眾,牛即時無用武之地。而農民不忍心把牛屠宰,只有將牛隻放回大嶼山回歸自然,「雖自由自在,也自生自滅」。

        牛隻從寶貝變弃物,一度被人嫌弃、追趕、捕捉、絕育及迫遷,不過當地愛牛組織一直與政府溝通,希望找出完備的保育方案,以使牛隻與居民和睦共處,并為市民提供不可多得的自然科學及歷史教育。為使本書更有趣生動,邱逸博士說,在著述過程中還特別嘗試了用擬人及多角度敘述的方法,賦予古村、荒牛以脾氣和個性,通過它們的「口述」表達當中的曲折轉變。書中還訪問了原居民、有槍的外來人、沒有地的漁民、戰后涌入的富人和貧民等,試圖多角度、全方位地勾勒出梅窩百年來由農村到小城的轉變以及生活於此梅窩人的故事。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