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8

全球經濟如何打“僵屍”

2015-12-09
来源:國際金融報

  和中國A股市場不一樣,1971年誕生至今,納斯達克的掛牌企業家數並不多。其原因在於,納斯達克掛牌速度快,但退市的速度更快。

  很多社會經濟難題,比如環境汙染、產能過剩等,都與“僵屍”企業關系密切,這在全球范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其實,僵屍企業在中國已經形成了一個不小的“產業”。據統計,目前A股市場上,共有266家“僵屍企業”,這些企業2015年三季末負債總額合計高達1.6萬億元,266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達到68.65%,而剔除43家金融企業後,A股市場整體的資產負債率是60.95%。2012年-2014年三年,這266家公司從資本市場募集資金2500億元,獲得政府補助356億元。合計收到政府補助超過5億元的就有15家。其中以中國遠洋為最,三年總共收到政府補助29.78億元。

  納斯達克靠“高富帥”撐場

  “僵屍企業”這個概念最早是由經濟學家彼得·科伊提出,而現在這個概念正貼切地描述著不少中國企業的生存現狀,它們負債累累,沒有盈利,卻靠著政府的補貼和收購重組生存下來。

  什么是僵屍企業?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僵屍企業有兩重含義。

  “一個是國企當中的僵屍企業。現在有些國企產能過剩,存在一些行業性的微利虧損。而更多的還是一些低端產能的國企,可能處於長期的微利和虧損當中,仍然還在苟活著。”董登新說,“另外一類,則是A股市場上的僵屍企業,連年虧損,但是通過各種方法不退市”。

  事實上,最早經曆企業“僵屍潮”的國家不是中國。在1971年納斯達克誕生開始,僵屍企業就已誕生。

  和中國A股市場不一樣,1971年誕生至今,納斯達克的掛牌企業家數並不多。其原因在於,納斯達克掛牌速度快,但退市的速度更快。從1985年到2008年,美國納斯達克有11820家IPO,但同期退市數達到12965家,淨增長為負數。

  盡管在斯納達克淘汰的幾率非常的高,但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有80%以上的納斯達克公司依然還是僵屍公司,

  根據券商Jones Tradings彙總的數據,在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今年6640億美元的市值增長中,亞馬遜、穀歌、蘋果、Facebook、Netflix和Gilead Sciences這6家公司貢獻的比例超過一半。而亞馬遜、穀歌、蘋果、Facebook、Gilead和迪士尼的市值增長甚至超過標准普爾今年新增的1990億美元市值。

  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歐陽輝近期也統計發現,市值1000億人民幣以上的公司數量僅為納斯達克市場的3.5%,但卻占據納斯達克市場71%的市值

  也就是說,整個納斯達克基本就是這7家“高富帥”的秀場,剩下的那些96.5%的公司和企業創造的市值只有29%,由此不難看出在這96.5%的公司當中有很多公司是創造不了價值的。

  蠶食力不容小視

  這些僵屍企業給美國經濟帶來過不小的麻煩。比如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東方航空公司在申請破產的情況下仍獲准繼續飛行,從而拖垮了美國航空業。

  不止美國經濟被僵屍企業啃食過,曾經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本也深受其害。上世紀80年代末的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催生了大量“僵屍銀行”和“僵屍企業”。當時日本政府並未關閉這些銀行、企業或對它們進行資本重組,而是通過提供公開或不公開的擔保,以及零星的政府紓困,讓這些銀行保持著最低限度的運轉。這些“僵屍銀行”和“僵屍企業”既無活力,也未倒閉,不但不可能對經濟增長形成支持,還不斷地占用著社會資源,極大地阻礙了經濟增長。導致了日本經濟進入了長達兩年的衰退期。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一段時間內政府大力扶持制造業的發展,國內和國際社會的需求疲軟,導致“僵屍潮”也慢慢蔓延到了中國。

  “僵屍”企業的存在,無疑也會給我國經濟的發展帶來影響。最常被提及的是銀行不良貸款的增加, 中國銀監會發布的2015年二季度主要監管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1.092萬億元,較上季度末增加1094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5%,較上季度末上升0.11個百分點。而截至到今年的第三季度,銀行不良貸款率已經連續9個季度上升。

  “如果企業破產了銀行的貸款不可能全部收回來,企業破產清算,總會有一部分債銀行可能收不回來,這個是難免的。”董登新表示,企業死亡是正常的現象,僵屍企業破產能夠帶來多大的負面影響是不可規避的,任何國家企業的死亡都是正常的,企業的死亡率和存活壽命都是有規律的,企業破產有一部分成本是需要企業當事人來買單,還有一部分可能需要政府來買單。

  國外對待企業“僵屍潮”

  隨著“僵屍潮”的擴大,僵屍企業也漸漸地成為各國政府所頭疼的問題。

  其他國家曾經怎么處理“僵屍企業”的?

  以美國政府對通用汽車的救助為例。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前,通用汽車就已經連續三年虧損,金融危機更是讓通用汽車雪上加霜。

  為避免整個汽車產業的崩潰,美國聯邦政府出台了“不良資產救助計劃”,開始向通用、克萊斯勒和包括美國國際集團在內的多家大型金融機構注資。其中,美國政府以495億美元援助貸款獲得通用汽車公司9.12億股,持股比例相當於60.8%。經過破產重組,新的通用汽車公司扭虧為盈

  救助方案原本爭議不斷,被認為是“拿納稅人的錢冒險”。但事實證明,這次救助相當成功。2010年通用汽車公司淨利潤扭虧為盈,收獲47億美元,2011年更是達到76億美元。由於政府的救助,美國汽車行業的複蘇速度很快,且在金融危機之後,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各國治療僵屍企業的“藥劑”都不同。比如在美國,政府可以去給予那些僵屍企業資金幫助,同時幫助其破產重組。

  不過,日本在拿這個藥方去救助日本本土企業時,卻帶來了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股市和房市暴跌導致銀行不良債權激增,日本政府並未及時處理這一問題。銀行努力通過追加貸款暫時緩解不良債權問題,使欠債公司免於被迫裁員,但結果是本應退出市場的大量僵屍企業存活下來。僵屍企業缺乏創新活力,生產效率得不到提高,成為導致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使日本陷入“失去的二十年”。

  美國救助汽車行業之所以成功,得益於嚴苛的流程,以及企業“造血”功能的重新運轉。政府救助企業有先決條件,即這個企業可以救。“可不可以救”判斷完全基於企業自身的“造血”功能能不能啟用。通用汽車公司基於美國《破產法》第十一章,提出破產重組,之後企業必須提交一份重組計劃,經過專家審核認可後,才能進行重組,並從政府那裏拿到錢。此外,還有一個硬性規定是,一旦企業重組失敗面臨破產清算,必須償還政府貸款的本息。這就從事前和事後兩個方面,保證政府在“輸血”救助時不吃虧,同時企業還有很大“造血”潛力,能夠“起死回生”。

  “如果僵屍企業沒有辦法重新產生新的造血機構,那么他基本上就完蛋了”,董登新強調。企業本身有生有死是正常的,跟人的生老病死是一樣。所以僵屍企業的破產死亡和清除這都是正常的,因為現在政府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每天都會有大量的企業產生,這是一個自然的新陳代謝過程。

  改革力除弊病

  由於僵屍企業對金融市場有很大的危害,也不利於中國經濟健康有序的向前發展。自9月中旬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態要抓緊處置“僵屍企業”、長期虧損企業和低效無效資產以來,“僵屍企業”成為國家高層頻繁提及的詞彙。

  11月4日和11月18日,國務院兩次常務會議都提出,要加快推進“僵屍企業”重組整合或退出市場。中央財辦主任、發改委副主任劉鶴近期調研時強調,“要加大淘汰僵屍企業力度,有效化解過剩產能”。

  那么,中國首先從哪些方面去清理這些僵屍企業呢?複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首先利用市場的力量,通過重組收購這樣的方式對僵屍企業中的部分業務進行優化整合。如果出現了無法優化整合的,而且確實是沒有任何發展潛力的業務和企業。接下來再采取退市的方式,現在政府也將要把注冊制推行出來,對於那些想退市的僵屍企業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對於注冊制的推出,有部分專家也在擔憂,上市容易了,金融市場將更難監管,短期可能加劇市場波動。在注冊制實施之前,我們中國市場是否需要一個過渡期。

  “在中國注冊制的推行不需要過度,現在所有的制度准備上已經到位,就差臨門一腳了”,董登新表示。注冊制的推行很簡單,沒有大家想象的固定標准固定模式。就是證監會要把IPO的生殺大權交給證交所,然後把責任放給承銷商和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來扛。

  董登新表示,中國資本市場現在很多的弊端都跟現在的發行制度有關,如果發行制度改掉了,首先會減少殼資源炒作現象,僵屍企業也會大規模退市,寬進嚴管使得借殼上市成為過去時;第二,投行的通道競爭將變成專業能力的競爭。承難銷易時代結束,市場定價和自主配售考驗券商包括定價、風控、銷售等在內的綜合專業能力;第三,注冊制弱化上市公司圈錢動力。發行門檻降低,發行效率提高,在信息披露監管趨嚴和退市制度完善的情況下,超額募資帶來的風險增加。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