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囂而焦慮的世界里,詩歌永遠是一種定力。11月28日,第九屆「詩歌人間」小型詩歌朗誦會在深圳華僑城創意文化園校友匯館舉行,于堅、呂德安、小海等11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詩人和深圳本地詩人,及詩歌愛好者以繆斯之名相聚,在充滿人文味道的會館里讀詩、品詩、唱詩,現場充滿著「文人雅集」的詩意氣息。香港商報記者 陳柳燕
詩回歸主角 在飽含深情中復活
晚上八點,來自河南的詩人高春林率先登臺,以鄉音朗誦了自己的詩作《雪自在》,拉開了朗誦會序幕。沒有主持人、沒有串場詞,詩人們與詩歌愛好者圍坐在小型的空間里,手捧著詩集靜靜聆聽詩人們吟誦自己的代表作。
當晚,詩回歸主角。正如高春林《在這里……》所說,「在這里,世界回到簡單」,「每一處都是詞語的一個高度」。一個半小時的朗誦會,11位詩人依次登臺,20多首詩作帶領著觀眾完成了從耳膜到心靈的一次次穿越,讓那些飽含深情的篇章在聲音中再次復活。
詩譯者程佳則用英文朗誦了自己的兩首譯作:R.S.托馬斯的《觀海》和謝默斯希尼的《歌》。她說:「謝默斯希尼善於運用生活的某一瞬間或某個細節來喚醒讀者情感上、哲思上的共鳴,對我而言,詩的魅力也就在此。」于堅帶來了《海上13章》的選段,詩中對大海的深刻表達激起了深圳觀眾的共鳴。舒丹丹、李南、宗煥平、烏青以及深圳詩人莊生等,也各自帶來了自己的兩首詩作。
在現場,「詩畫相融」視覺作品展也成為了一大亮點,吸引觀眾頻頻在作品前合影。該展覽選擇了呂德安、舒丹丹、莊生、非亞的畫作以及于堅的攝影作品進行展出。詩人與詩歌愛好者們讀詩、品詩、唱詩,讓這個南國周末的夜晚瀰漫著詩的芬芳。
詩與歌融合 創造非凡火花
朗誦會不僅洋溢著濃濃的復古風潮,更充滿著新鮮的律動感。深圳民謠歌者塔列、柴曉飛將兩位詩人的兩首詩作進行譜曲演唱,賦予了文字以最動人的音節。
深圳原創歌手塔列是「詩歌人間」的老朋友,今年是他第三次為「詩歌人間」譜曲,參與詩與歌的跨界合作。塔列說,詩與歌融合最大的挑戰在於「營造畫面感」。
「對創作者來說,這是一項挑戰。詩的氣口和韻腳與歌詞都不一樣。這些年,我多次嘗試為當代詩歌譜曲,我覺得優秀的詩歌對我來說是一種刺激,它能激發我的創作慾望。」這一次,塔列選擇對宗煥平的《我在遠離海洋的陸地上聽到了海浪》進行二度創作。在塔列眼中,這首詩帶來的是類似「漂洋過海來看你」的情緒,但比那個情調要更為高雅。「整首詩好像跳出人類的眼界來看這些東西。」塔列告訴記者,自己曾經嘗試為這首詩譜了3種風格完全不一的曲子,最后的這一版是朗誦會當天下午才決定的。塔列說,同一首詩歌不同的時間看,感受都不一樣。「到了朗誦會現場,我突然感覺變了,所以臨時修改了創作。」在他看來,詩歌固然是詩人的作品,但讀者進行「釋碼」時,也會帶入自己的感受,所謂心隨意轉。對於自己與于堅老師《只有大海蒼茫如幕》的初次「邂逅」。歌手柴曉飛表示,「其實我們平時讀詩不多,對詩也不是特別懂,但是于堅老師的這首詩特別打動我。很有畫面感,內心受到強烈的沖擊。」
「春天中我們在渤海上/說著詩往事和其中的含義/雲往北開船往南開/有一條出現於落日的左側/誰指了一下/轉身去看時/只有大海滿面黃昏/蒼茫如幕。」柴曉飛說:「這首詩中,最打動我的是「雲往北開船往南開」這一句。它讓我想到別離,想到我最初來深圳的日子,想到每年回老家時的人來人往。」柴曉飛表示,可能他的理解和于堅老師寫作這首詩的初衷很不一樣,「但好作品就是這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在配器方面,柴曉飛選擇了吉他和口琴,用民謠的方式來演繹。其表示,在為《只有大海蒼茫如幕》譜曲時,想像這首歌的調子一定不能快,「在我腦海里,這首歌就是三五知己老友,坐在一艘行駛緩慢的小船上,突然看到一隻海鷗,突然海鷗又不見了。」他說:「盡管詩與歌詞很不一樣,但用心感受創作,詩與歌終能創造非凡的火花。」
因詩結緣 像兄弟一樣相遇
「像兄弟一樣,當我們沿途相遇,凝視著彼此相似的羊群……」這是詩人兼畫家呂德安朗誦的詩作《像兄弟一樣》。當晚,這首詩有了一種特別的意義。
第四個出場的詩人小海,在朗誦前來了一段深情的感言。他說,「詩歌人間」是中國詩歌文化的金字品牌,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珍惜。「今天,『他們』詩群的好幾位成員都在現場,比如于堅、呂德安等。其實在『他們』之前,韓東在陝西還組成過跨地區的現代詩群體『老家』,那時我還在讀初中,就通過『老家』認識了一位詩人,他所寫的詩歌曾經打動了我這個文學少年的心,於是我們開始通信。但對於大部分讀者來說,只知道他是杰出的小說家和編劇,卻不知道他是一位詩人。今晚,他就在臺下,我第一次見到了他!」
聽聞此言,在臺下就坐的深圳作家楊爭光微笑著在觀眾的掌聲中起立,走上舞臺,與小海來了一個深情的擁抱。因為詩歌而結下的30年友誼,在「詩歌人間」現場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