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夫話說「創作手稿」
藝術家的創意引擎
11月18日晚,深圳美術館當代藝術專題活動系列之「Hi當代藝術」講座--「話說藝術家創作手稿」在深舉行。英國藝術家加里克拉夫是本次講座的主講嘉賓,他通過展示和解讀自己的創作手稿,向我們詮釋藝術家「創作手稿」的本質。
據介紹,主講人克拉夫畢業於英國創意藝術大學和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是英國知名雕塑家,曾被法爾茅斯美術學院任命為雕塑研究員。其作品展覽遍布歐洲、美國及中國。展出的畫廊包括泰特聖艾夫斯美術館、牛津大學拉斯金藝術學院、美國喬治城大學和中國中央美術學院等。
「創作手稿」是藝術家用最原始的方式記錄他們的所想所思,加里說:「所有的藝術家都是用草稿本來記錄他們的記憶,就像記日記一樣,以一種玩樂的狀態去記錄日常生活的狀態,并進行探索和思考。是呈現某一種想法誕生與再探的一個持續過程。」應該說,每一個藝術家都會有屬於自己領域的創作手稿,如平面設計師、畫家、雕塑家等,但卻并非每位藝術家都願意將自己的創作手稿呈現在大眾面前。加里表示,自己很樂於將創作手稿與大家進行分享交流,因為在他眼里,創作手稿不僅僅是作為一本裝訂本中的零散手記,更是一個藝術家對其創作研究和推敲的必要工具,這正是他想要檢測的「創作手稿」的本質。
講座中,加里打開自己的創作手冊,生動有趣地向觀眾介紹他各式各樣的繪畫手稿,他表示,繪畫的東西有時是來自生活所見進行再創作組合,如商場百態,甚至是自己公寓平面圖;有時候是結合靈感、想象與傳統認知相結合,如圖騰的變化、人物、字形的變形重構等。他甚至表示,回頭看自己所畫的,有時竟不知道畫中的某一處自己畫的是什麼東西。在他眼里,這或許就是藝術家調皮的特性。他說,「這些創作手冊所繪畫的并不是為了某一雕塑作品刻意而為之,亦不會將他們變成真實的成品,但這些手稿就是其藝術實踐的內在組成部分,既是一個虛擬的工作室,也是一個認知的景觀。」
克拉夫指出,從藝術史的參照、當代文化的比對和其個人作品的經驗出發,他認為「創作手稿」的潛在價值,不只是藝術家的一個「貯藏室」,更多的是創意的一個引擎或發動機。「在創作手稿的眾多作用里,它總是發揮了一種對真實對象快速而原初學習的參考作用,留下了對真實對象的印象描繪,它來源於生活,卻不一定與所見完全一致,是將所見的事物進行再整合重組,是藝術家創造力的體現,也可以視為是在為一件更大的作品做準備。」
據悉,克拉夫將在廣州舉辦一場關於自己「創作手稿」的藝術展,其中有一本創作手稿是其來到中國后,結合中國的瓷器等傳統文化與其自身所聞所見而繪制的。香港商報記者 陳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