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專題 > 名人譚

永不行賄的馬云們好日子還在後頭

2015-11-17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2015年10月25日,杭州,第三屆世界浙商大會上,浙商總會首任會長馬云倡言浙商“永不行賄”。圖/CFP

  十八大以來中央在反腐敗領域打的每一仗,既是推動全面從嚴治党、重構山清水秀政治生態的精准戰術行動,又是破除利益藩籬、促進深化改革、保證經濟發展持續健康的卓絕戰略安排。“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不希望中國成為一個固化的中國、一個貧富懸殊的中國、一個違背社會主義本質的中國”。

  春江水暖鴨先知。

  最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浙商總會首任會長馬云接受媒體專訪時,對10月25日在第三屆世界浙商大會上倡言“浙商永遠不參與任何行賄”一事作了進一步闡釋。談及發出倡言的初衷,馬云說,這幾年,我國的反腐力度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腐敗對一個國家的傷害是巨大的,有受賄就有行賄,兩頭都要堵住。

  記得馬云倡言浙商“永不行賄”後,很多人贊賞之余又心生疑竇:“不行賄”能把企業做好嗎?有人在身邊的朋友中做了“你信不信馬云從來沒有行過賄”的小調查,並悲觀地預測“永不行賄”會成為一句受到大眾贊賞卻很少有人相信的“孤獨的口號”。

  在專訪中,馬云對這些疑問作出了正面回應:“阿里巴巴也許不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但這麼多年來,我沒有給任何(向外面)行賄的機會。”他認為,“不行賄”應該是做企業最基本的底線,如果連“不行賄”都做不到,那就不要做了。老板給官員行賄,樹立的榜樣就不對,底下的員工就可能受賄,整個企業就扭曲掉了,一個企業要是靠行賄把生意做大,不配稱作企業。

  德不孤,必有鄰。“無數事實證明,最優秀的結果都是在健康的商業競爭環境下取得的。”二十世紀世界最着名的發明家之一、電氣之父尼古拉·特斯拉在自己的回憶錄里這樣說。

  剛剛結束的“2015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貢獻了這樣一組數據:912.17億元的全天銷售額,涉及232個國家和地區的商家及消費者,物流訂單數突破4.67億張……這個由阿里巴巴想出來填補銷售淡季的人造購物節,不僅再一次創下了全球線上銷售額的歷史記錄,而且這一“世界上最大的線上購物節”的影響力已經名動五大洲。

  無論是道德價值還是商業價值,絕不是獨立存在的,必然有其成長的社會基礎。“雙11”近年屢創奇跡,也讓人們從一個側面思考這支商業“溫度計”背後,中國內需潛力、創業創新、“互聯網+”和政治生態、經濟生態的真實體溫。有專家看待“雙11”現象時指出,如果說市場主體是一棵小草或一棵樹,能夠滿足它們從好的環境中汲取發展所需的營養,政府塑造出有利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治生態、經濟生態,形成一個風調雨順的大氣候,新的增長點就會不期而遇地生長出來。

  “懲治腐敗,打擊權力尋租,可以推動建設廉潔政府,推動清除阻礙市場機制運行的障礙,促進規則公平,創造更好的投資營商環境。”今年9月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前夕接受《華爾街日報》書面采訪時,對中共十八大以來加大反腐敗斗爭力度,有這樣一個闡釋。可以說,十八大以來中央在反腐敗領域打的每一仗,既是推動全面從嚴治党、重構山清水秀政治生態的精准戰術行動,又是破除利益藩籬、促進深化改革、保證經濟發展持續健康的卓絕戰略安排。正如微信公眾號“學習小組”11月15日一篇署名文章指出的,“這三年,習近平為總書記的党中央可謂冒着政治風險,不知打破多少人的‘奶酪’,與各種利益集團、既得利益者決戰。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不希望中國成為一個固化的中國、一個貧富懸殊的中國、一個違背社會主義本質的中國”。

  從2009年的5000萬元到今年的912億元,走到第七個年頭的“雙11”,讓人們見識了創新的力量、信任的力量、人人參與的力量。同樣,三年正風反腐带來的千變萬化,對于許多國人來說也經歷了從“難以置信”到“半信半疑”再到“深信不疑”的心路歷程。中央八項規定是新時期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老虎”、“蒼蠅”一起打,反腐沒有休止符……現在已不再是需要“啟蒙”的事,印證了中國共產党變革和承諾的力量、人民給予信任和信心的力量。

  “寄語洛城風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我們相信,“永不行賄”的馬云和馬云們,“拼真本事,拼的是睡地板,拼的是勤奮,拼的是不斷改變自己,擁抱變化”,好日子還在後頭。(本報記者陳治治)

  馬云談政商關系:浙商永遠不要行賄

  對年輕人來講,沒有比這個時代更好的了。這個時代,不需要拼老爸老媽的關系,不需要拼腐敗,不需要拼銀行貸款,拼的是你的真知才學,怎麼樣去努力。

  我也想跟浙商所有的理事、會員講,這個國家這幾年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反腐倡廉,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這是時代的決心,時代的痛。

  我希望,浙商永遠不參與任何行賄,如果我們的會員參與行賄,就清除出去。這個代價不能再讓我們的下一代去承受,再去拼這些東西。

  我希望大家堅持底線,我們可以少做生意.但是政企關系還是要搞好,但是不干那些事。我們拼真本事,拼的是睡地板,拼的是勤奮,拼的是不斷改變自己,擁抱變化。別人討厭的東西,我們停下來思考一下。競爭失敗,往往是因為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我們浙商動在先,比誰都敢于冒險,但是我們建立制度、人才、文化,只有這樣浙商才能扛風險。今天的企業,要做全球的生意,沒有良好的組織,文化,優秀的人才,沒有機會。(來源:國際在線)

  馬云接受《新京報》專訪:從政府手里要資源,這種企業沒出息

  新京報:前段時間你在浙江商會的論壇上,倡言浙商“永不行賄”,初衷是什麼?

  馬云:這幾年,我國的反腐力度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腐敗對一個國家的傷害是巨大的,有受賄就有行賄,兩頭都要堵住。

  習大大說過,我們國家反腐是下了“壯士斷腕”的決心,在這種決心下,企業如果還去行賄,這個市場、社會就沒希望了。作為企業,不管出于何等理由和借口,行賄都應該杜絕。我們商人一直在倡導公平的交易、營商環境,如果再去行賄,無疑是破壞了這個環境。

  新京報:此前我們采訪王石,他說“不行賄”很容易,但“不行賄”把企業做好不容易,你有類似的感受嗎?

  馬云:阿里巴巴也許不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但這麼多年來,我沒有給任何(向外面)行賄的機會。

  企業難道只有行賄這一條路才能做下去嗎?我想這是一個借口。要把企業做好,遠不只是“不行賄”,“不行賄”應該是做企業最基本的底線,如果連“不行賄”都做不到,那就不要做了。老板給官員行賄,樹立的榜樣就不對,底下的員工就可能受賄,整個企業就扭曲掉了,一個企業要是靠行賄把生意做大,不配稱作企業。

  新京報:外界關注這個話題,其實更多是在關注政商關系,你怎麼看待現在的政商關系?

  馬云:中國的市場經濟發展了30多年,到現在還不夠完善,法制環境也不完善。在這種環境里,人心比較浮躁,價值體系、價值觀的定力還不夠,而市場經濟卻在高速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商關系出現所謂的混亂,也是正常的。

  經濟高速發展,沒有完善的法制環境、市場體系、價值觀體系,就像營養豐富的地方容易滋生細菌,道理是一樣的。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這個過程,美國有過,日本有過,香港也有過,廉政風暴我們在電視劇里都看過。只是人家是過去有,我們現在有,到了該解決的時候。

  新京報:解決這個問題的路徑是什麼?

  馬云:隨着社會法制、市場經濟體制的健全,商人的自信和對自身價值的認同,政商關系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健康。

  中國的政商關系敏感,是因為政府作為驅動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發展的主體,手里掌握着大量的權力,商人在中國還不是主流,很多商人是被看不起的。我和那些年輕的企業家講,這種情況下,我們如果自己看不起自己,那就更沒人看得起我們。

  新京報:你更希望商人通過身份覺醒,改善這個關系?

  馬云:我們創造財富、創造稅收、完善社會,讓普通人有尊嚴,商人在整個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不能說中國進入了商業社會,而自己的思想還停留在農耕時代。

  從政府手里要資源,這種企業沒出息

  新京報:總理座談會你參加了好幾次,你是怎麼處理自己和政治的關系的?

  馬云:這個確實有,但在我看來這更多來說是一種責任,是作為企業家(在政府面前)發聲的責任。

  新京報:針對什麼發聲?

  馬云:向政府提出我們對經濟的感受和思考。政府是協調治理社會發展的主體,商人是經濟活動的直接參與者,“春江水暖鴨先知”,我們有責任告訴官員,實際情況是怎麼回事,下面的水(經濟狀況)比你想象的燙還是冷。

  我要代表我的客戶,那幾千萬的中小企業,他們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代表他們講講對經濟環境的看法和感受,企業家應該成為經濟活動的科學家。

  新京報:這很容易被外界理解為阿里巴巴爭取資源的好機會。

  馬云:今天你們看我任何一次與政府間的交流,我們任何一次發聲,都是希望為中小企業說話,為創業者說話。

  新京報:這算是你和政府之間相處的邊界嗎?

  馬云:這是原則。我剛成立公司時就說過,如果一個企業總是想着從政府手里爭取資源和利益,是不會有出息的,企業也不會做好,企業應該想着向市場要利潤。

  新京報:企業和政府打交道時,雙方應該保持什麼樣的關系?

  馬云:政府和企業應該相互尊重,政府要做好政府的事,企業就要把就業做好,納稅做好,把員工的生活照顧好,把客戶照顧好。

[責任編輯:郭美紅]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