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8

歐洲再掀中國熱

2015-11-09
来源:國際金融報

  摘要:默克爾到訪中國第一天,就經曆興奮時刻,中國確定向歐洲空客購買總計為130架大型空客飛機,其中100架A320客機,30架A330雙走道長途客機。

  ● 近10多年來,歐盟一直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和進口來源地,中國則保持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地位。2014年中歐貿易額首次突破6000億美元大關,是建交時的250倍。

  ● 在安徽省大圩鎮沈福村,默克爾參觀了一位52歲農民沈自根的家。她“轉”了後院的空地,看了前院種給自家吃的蘿卜,還跟著去了趟“得走上一段路”的芹菜大棚

  ● 看似英國和德國在與中國合作上“爭寵”的局面,實際上反映了整個歐洲在向中國靠攏的事實。覬覦中國“在西方最好的夥伴”這個頭銜的歐洲國家不在少數

  德國總理默克爾第八次訪華期間,造訪合肥新南村一所小學和農家。

  德國總理默克爾前腳剛走,法國總統奧朗德後腳就來了中國。奧朗德緊緊追隨“鐵娘子”默克爾腳步,真不是為了和德國“秀恩愛”,如果真要“秀恩愛”,那也是秀與中國的“恩愛”。

  別的先不說,默克爾的這第八次訪華被媒體形容為默克爾向中國的“求愛”之旅。美國媒體分析,事實上,整個歐洲都在向中國“示好”。

  回顧近兩周的時間表能夠看到,10月25日-29日荷蘭王室訪華,10月29日-30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11月2日-3日奧朗德訪華。可以說,除重要會議和國際賽事外,中國政府的外交接待日程或許很少安排得如此密集,不過考慮到10月19日-2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備受矚目的訪英行程,以及訪問5天內達成的59項協議共識,歐洲國家現今的“排隊”訪華之心似乎也容易理解了。

  德國《焦點》周刊報道稱,“歐洲再次掀起中國熱。”專家認為,與過去的對歐外交不同,中國當前的對歐外交更顯主動性,使歐洲各國看到改善對華關系可能會帶來更多的機遇。與其說中歐間正進入“蜜月”,不如說中歐關系出現了轉折,歐洲國家將更加重視中歐關系。

  除了政府官員之外,英、荷等歐洲王室也選擇擁抱中國。“這次對我們來說像是一個‘加冕禮’。”荷蘭外交大臣昆德斯這樣形容亞曆山大國王訪華。

  中歐迎來“蜜月期”

  無論是之前習主席出訪英國,還是此次來訪的荷、德、法三國,其實都離不開今年以來熱絡的中歐關系這一大背景。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近期訪問中東歐三國時曾說:“中國對歐外交是全方位的,面向所有歐洲國家。”

  “歐洲熱”並非一時興起或心血來潮,發展與歐洲的關系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外交的重點之一。今年是中歐建交40周年。自1975年中國同歐盟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以來,經過40年耕耘,中歐關系這棵大樹已是枝繁葉茂。

  算起來,自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訪問歐盟總部後,中歐關系在各個層面、有重點地得到了推進。

  奧朗德此行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僅僅相隔一個周末。在這兩個歐盟大國領導人接踵訪華之前,習近平主席剛剛對英國進行了舉世矚目的“超級國事訪問”,並在北京接待了荷蘭國王。

  “中英、中德外交不斷掀起高潮,法國也要跟進自己的外交戰略。”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歐盟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認為,無論從國內因素還是從國際地區因素出發,歐洲國家都需要在對華關系上有所作為。

  專家表示,歐洲國家在內部面臨一些問題的情況下,都希望更好地利用外部資源,尋求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投資機會。中國機遇對歐洲來說非常重要。同時,歐洲是中國重要的經貿夥伴,中國在經濟轉型升級中也需要與歐方加強合作。

  近10多年來,歐盟一直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和進口來源地,中國則保持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地位,同時也是歐盟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場。2014年中歐貿易額首次突破6000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近10%,是建交時的250倍。

  截至去年底,在歐盟的中國留學人員超過28萬人,在華留學的歐盟學生學者超過4.5萬人。中國在歐盟設立了122所孔子學院,歐盟24種官方語言已經全部走進中國高校。現在平均每天約有1.6萬人、70多個航班穿梭於中歐兩地之間。

  此外,在國際和地區事務層面,中歐也互有需求。專家認為,歐洲國家期待中國在世界事務中扮演於己有利的角色;中國提高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如將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等訴求,也要得到歐洲國家支持。

  無論是之前習近平到訪的英國,還是此次來訪的荷德法三國,其實都離不開今年以來熱絡的中歐關系這一大背景。正如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近期訪問捷克、波蘭和保加利亞中東歐三國時對中歐關系的表述:“中國對歐外交是全方位的,面向所有歐洲國家”。

  中國與歐洲的頻頻示愛、種種合作,是否意味著中歐正在進入“蜜月期”?對此,中國社科院歐洲所所長周弘認為,與其說中歐間正進行“蜜月”,不如用中歐關系出現了更好轉折。與過去的對歐外交不同,如今中國的對歐外交更顯主動性,歐洲各國和地區看到改善對華關系可能會帶來更多的機遇,使多年來的意識形態障礙大大降低。

  到訪城市多元化

  隨著對中國認識的加強,外國領導人選擇到訪的城市也不再單一。默克爾到訪安徽,奧朗德抵達重慶,都顯示了不同國家對於中國的不同關注和期待

  隨著荷蘭國王威廉·亞曆山大、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奧朗德前後來華訪問,中國進入了名副其實的“大國外交季”。而對於中國這個充滿活力又曆史悠久的國家,各國政要選擇到訪的城市也不再單一。

  梳理近年來外國政要訪華的活動發現,除了必選的首都北京和“出鏡率”頗高的上海之外,各國政要來華去哪兒,本身就已經顯示出了世界各國對於中國的不同關注和期待。

  作為現任到訪中國次數最多的外國領導人,默克爾此行選擇了安徽,參觀了農戶和鄉村學校。除了這是李克強總理家鄉的因素外,合肥等地的發展也是她看重的因素。中國駐德大使史明德表示,這樣的安排能使默克爾有充分的時間看中國農村的變化,體驗中國的文化。

  德國駐華大使柯幕賢說,對於李克強能夠親自邀請默克爾能夠去自己的故鄉來訪問,默克爾本人感到非常高興,“故鄉外交”讓默克爾備感溫暖,此行默克爾全方位感受了情深意濃的“中國味”。

  外國元首訪問國家領導人的家鄉,往往會被視為展示領導人之間友誼、表達敬意的一種方式。記者發現,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問過溫家寶的故鄉天津,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訪問過李克強的故鄉安徽。

  荷蘭國王此行選擇的杭州,則是看中以阿裏巴巴為代表的中國創新。在他看來,中國電商的蓬勃發展,將給荷蘭等歐洲國家帶來廣闊的機遇。

  “中國和荷蘭的貿易額從2009年起增加了65%,從260億歐元增加到了439億歐元。對我們來說這是個大數目,在歐盟,我們算是中國最大的三個貿易夥伴之一。”荷蘭外交大臣昆德斯說。

  亞曆山大國王透露,他和夫人平時都會進行網上購物。就在去年12月,曾在投行工作過的馬克西瑪王後到訪中國,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中不斷提及阿裏巴巴、騰訊、中國移動等公司的名字。

  此外,國王夫婦此行最大的亮點,是他們選擇前往陝西延安看黃土高原。亞曆山大表示,自己喜歡走不那么尋常的路線,除了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他也希望看看中國不一樣的地方。

  報道稱,亞曆山大在十年前還是王儲的時候,曾作為荷蘭的水利專家訪問過黃土高原,實地考察過黃河對黃土高原造成的腐蝕性影響,並與中方簽署了一項保護黃河三角洲生態系統的合作協議。十年過去了,亞曆山大希望回去看看自己曾經參與的植樹造林項目的成果。在他看來,將成為環境再生的一個極佳案例,這種經驗將可以在世界其他地區推廣。

  崔洪建認為,這一行程盡管和荷蘭國王水利專家身份有關,但在中國可以考察水利的地方有很多選擇,之所以選擇延安有其深意。“延安是習主席插隊的地方,我想荷蘭方面是想了解習近平這位中國領導人治國理政的邏輯、思想,以及過往環境對於習近平的影響,荷蘭方面展現出了這方面的興趣。”

  奧朗德則是先抵達了重慶,參觀法中唐家坨汙水處理廠。這家汙水處理廠由重慶水務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和法國蘇伊士環境集團共同組建,每天為當地百萬市民處理汙水40萬噸。奧朗德在參觀完汙水處理廠後發表了非正式講話:“我看到了中法合作的成果,展示出兩國為改善環境做出的努力。”

  由於這次奧朗德的訪華日程只有短短兩天,因此還被重慶網友調侃“吃個火鍋著啥子急嘛!”

  對於為何外國領導人來華到訪除北京以外的城市,外交專家高樹茂表示,一方面要和來訪時召開的會議、活動相結合而確定,另一方面,在早前國外對中國還沒有那么了解的時候,以往外國領導人喜歡集中到訪西安、上海、深圳等城市,隨著對中國認識的加強及廣泛,他們選擇的范圍在逐漸擴展。再者就是即將到訪的城市已經開展了和這個國家的經濟合作,因此該國領導人願意到訪該城市去深入了解。

  高樹茂說,外國領導人到訪安徽、重慶等城市,實際上已經不光局限在宣傳意義上了,更多的是一種推動作用。鼓勵本國的企業界人士更多地關注這個城市的經濟發展,加強和這個地方的經濟合作。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