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8

外儲下降風險解除了嗎?

2015-10-20
来源:國際金融報
1445304855723119.jpg

  糾結中國外匯儲備下降的規模問題,其實是對另一個問題的追問:一國外匯儲備的規模究竟多大為合適?20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浮動匯率制被普遍采用,但浮動匯率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極不穩定,這促使各國日益重視外匯儲備規模。但是各主流經濟學派或機構對此的意見很不統一。無論按照何種標准,參考中國的債務規模、進出口貿易規模,以及貨幣發行量看,3.51萬億美元的規模是能夠抵禦一般經濟或金融風險的。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相較於8月份,9月份外儲下滑規模已經明顯縮窄。但是第三季度中國外匯儲備下滑規模為1800億美元,一年多時間內中國外匯儲備的規模縮水12%。有市場人士認為,照此趨勢,中國外儲在未來幾年可能會耗盡。

  那么問題來了,這個趨勢會一直持續下去嗎?對此,央行很淡定,“中國外匯儲備充裕,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完善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未來外匯儲備有所增減是正常的”。

  降幅為何收窄

  一、9月份央行入市幹預力度減弱;二、美聯儲加息預期減弱,資本流出情勢減緩

  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51萬億美元,減少432.6億美元。雖然為連續第五個月外匯儲備出現下降,但是相較於8月份939億美元的下降規模,9月份外匯儲備的減少規模已明顯收縮,而且低於市場此前的預期。

  “9月份外儲下降規模明顯低於8月份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央行穩定人民幣匯率的操作力度有所減弱。”一位銀行分析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8月11日央行啟動匯改,一度引發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恐慌情緒。為穩定人民幣匯率,央行動用大量的外匯儲備入市進行幹預,這是導致8月份外儲縮水規模創紀錄的最大原因。隨著央行各項穩定人民幣匯率的措施陸續出台,人民幣匯率逐步企穩,市場恐慌情緒得以平複,9月份央行入市幹預力度減弱,外匯儲備的消耗自然就減少了。”

  “另一方面,由於美聯儲年內啟動加息的預期逐漸減弱,資本從國內流出的情勢也有所減緩,這也是9月份外儲規模下降明顯收窄的原因之一。”上述銀行人士進而指出。

  德國商業銀行指出,9月中國外匯儲備減少的金額是自2013年6月以來最少,主要是因為通過遠匯和收緊外匯交易管控的措施遏止資金外流。

  招商證券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認為,國內來看,9月仍屬新一輪匯改後的磨合期,經濟主體出於避險等需求購匯的意願強,結匯意願弱,但央行對遠期購匯收取保證金等逆周期宏觀審慎措施開始發揮作用,一定程度減少了恐慌性和投機性購匯需求。

  第四季度會再縮水嗎

  “未來數月中國的外匯儲備仍然可能出現小幅負增長,規模可能進一步收窄”

  第三季度出現創紀錄的18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規模的縮水之後,中國外匯儲備第四季度趨勢會如何呢?

  德國商業銀行駐新加坡亞洲高級經濟師周浩說:“中國外匯儲備的縮水程度雖然低於市場預期,但還是說明中國央行9月仍在進行市場幹預。鑒於央行9月還幹預了期貨市場,等這些期貨合同到期時,外匯儲備很可能再次大幅減少。”

  周浩表示,通過遠匯的幹預行動意味著央行無須立刻掏腰包付錢,因此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紀錄。但他指出,“只要中國經濟增速持續趨緩,人民幣的人氣不太可能大幅改善,貶值趨勢一直持續的話,央行很可能還需要在未來動用大量的外儲來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

  民生證券認為,短期看,貶值預期已經回落,外儲下坡跑已經基本穩住,但隨著三季度數據即將浮出水面,一旦破7認證,市場情緒擾動,短期內仍需要央行動用外儲進行一定的幹預,“人民幣未來仍舊是以6.5為底線的雙向波動趨勢。”

  根據海關總署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由於進口跌幅大幅高於出口,9月份內地貿易順差高達603.4億美元,為今年來第二高。恒生銀行高級經濟師姚少華認為,較大的貿易順差料為人民幣走勢提供支援,亦可緩解市場對內地外匯儲備減少過快以及資本外流的擔憂。

  謝亞軒預計,“未來數月中國的外匯儲備仍然可能出現小幅負增長,規模可能進一步收窄。”

  外儲會消耗殆盡嗎

  一、外儲太多有時也是負擔;二、“中國外儲出現危機”等聲音也很不理智

  盡管9月份外儲下降規模較8月份明顯收窄,但是今年第三季度外匯儲備縮水量總計達1800億美元,從2014年6月至今,外匯儲備規模累計降幅超過12%。有人認為,照此下去,中國的外匯儲備在未來幾年可能會消耗殆盡。

  央行表示,影響外匯儲備規模變動的因素比較多,既包括央行在外匯市場的操作,也包括外匯儲備投資資產價格的波動,同時由於美元作為外匯儲備的計量貨幣,其他各種貨幣相對美元的匯率變動還可能導致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化。此外,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於外匯儲備的定義,外匯儲備在支持“走出去”等方面的資金運用記賬時也會從外匯儲備規模內調整至規模外。

  上述銀行人士指出:“當前市場上有一些人聲稱中國的外匯儲備出現危機,顯然是一種不理智的恐慌。從應對各種對外支付需求的角度來看,中國外匯儲備的充足程度也遠遠高於其他國家。過去一年多時間以來,馬來西亞、印尼、俄羅斯等國的外匯儲備下降的速度也大於中國,而這些國家並未發生危機。”

  “中國已經過了外儲越多越好的水平。”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經濟學教授陳志武說。他表示,一旦外儲太多、尤其成為巨量之後,其代價就會遠超好處。改變這一局面的辦法是減少對出口的依賴,並且讓民間更多地留匯去投資境外。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