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网訊】記者王珈莉報道:暑假本應是小朋友出外游玩的歡樂時光,但有調查發現本港游樂場於暑期黃金時段,竟然有四分之一時間「門可羅雀」!智樂兒童游樂協會指出,本地游樂空間欠缺吸引力、趣味及刺激性,未能滿足孩子對游樂體驗的需求。為引起公眾關注本港戶外游樂空間的設計、規劃及發展,智樂兒童游樂協會與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及香港園境師學會舉辦「升級游樂場星級新未來」倡導計劃,更藉著「UNICEF共融游樂環境概念設計比賽」,以屯門公園作藍本,設計一個「升級游樂場」,促進兒童全方位發展及社會共融。
擬屯門公園作藍本升級游樂場
智樂兒童游樂協會(Playright)今年暑假期間,特別挑選4個天朗氣清的日子,於下午4時至6時分別在本港5個不同游樂場拍攝共600分鐘的實驗短片。結果顯示,游樂場約四分之一時間均「杳無人煙」;即使有小朋友游戲,平均每14分鐘便有一名小童以「自創方法」玩游樂設施,如從下而上爬滑梯,而每12分鐘更有一名小童玩游樂設施以外的東西,如踏滑板車、走上花槽等,反映游樂場設施欠缺吸引力、趣味及刺激性,未能滿足孩子對游樂體驗的需求。提供體能感官社交多元體驗
智樂游樂環境顧問袁漢昌表示,香港的游樂場多為組合式,欠缺多樣性及不同程度的挑戰。他指,外國公園的設施較多元化及刺激,如數層樓高的滑梯,部分公園設計上更有顧及殘障兒童,達到「共融游樂場」的目標。他認為,游樂場的安全固然是最基本的要求,但一個優質的游樂空間,應能讓不同年齡、能力的小朋友無障礙地自由玩耍,提供體能、感官和社交三方面多元游戲體驗,讓孩子因應各自的程度接受適當的挑戰,及互相交流。
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UNICEF HK)總干事劉玉燕表示,游戲有助兒童身心全面發展,他們一直提倡每日最少要讓兒童有1小時「自由游戲」時間;然而,本港不少人仍忽略游戲的重要性,亦沒有一個良好的游戲空間。她引述美國兒科學會調查指,每日給予兒童適當的自由游戲時間,可有效預防小孩患抑鬱癥及自閉癥等問題。玩游戲有助智力創意發展
Playright總干事王見好指出,游樂場為小朋友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及可控制的環境去探索和認識世界,小朋友在游戲時會面對不同困難和挑戰,過程中將學會不同生活技能,有助兒童的社交、體能、智力、創意及情感發展。
為激發社會各界反思改善現有游樂空間的可能性,以回應孩子對游戲的需要,Playright、UNICEF HK及香港園境師學會舉辦「升級游樂場星級新未來」倡導計劃,與大眾分享游樂場對兒童及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及相關設計知識,探討改善現有游樂空間的可能性。其中通過「UNICEF共融游樂環境概念設計比賽」,以屯門公園作為藍本,設計一個「升級游樂場」,他們未來會與康文署及建築署商討,如何將得獎作品中的概念於屯門公園內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