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山西省左權縣,古稱遼州、遼縣,后因紀念犧牲在此的抗日名將而改為左權。左權民歌蘊藏豐富,據《遼州志》載,宋元以來,當地就有「鬧元宵」、「鬧社火」、「鬧紅火」的傳統風俗。
歷代民眾不斷創造、傳承,陸續產生了多種民間音樂體裁,如山歌、小調、號子、套曲、小花戲和吹打等,其中以開花調最具代表性。該類民歌屬「山歌體」,因所有唱詞一律以「花」為中心,以「開花」為比興,故稱開花調。更為獨特的是,所謂「花」,不僅有植物之「花」,更有各類日常用具、物品之「花」,如「門搭搭開花撲來來,門外走進哥哥來」、「油燈燈開花一點明,小酒盅挖米不嫌你窮」等。
開花調音調簡潔,深情感人,絕大多數由相互呼應的上下兩個樂句組成,旋律進行以級進七聲性音階為主,間或出現大跳音型,用於表現情緒、情感的起伏跌宕,大大增加了音樂的感染力。自20世紀40年代起,音樂工作者就開始在左權收集記錄民歌,前后歷經半個多世紀,僅收集到的開花調就有百首以上,代表曲目包括《桃花紅,杏花白》、《有了心思慢慢來》、《格旦親》等。劉改魚、冀愛芳、石占明等都是開花調的優秀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