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位於西貢的小島鹽田仔是一條不一樣的客家村。由於全村信奉天主教,村內不見祠堂供奉祖先,也不見典型客家圍屋防盜賊,反見典雅莊嚴的聖堂。天主教和客家文化在鹽田仔相遇,鹽田仔見證了天主教傳教史,以及客家傳統變異的特例。村民的生活習俗糅合兩種文化,也是個研究民族史的有趣個案。然而,隨著村民相繼遷出,鹽田仔已荒廢近二十年,險些面臨湮沒的厄運。鹽田仔文化推廣活動中,香港科技大學人文部張兆和副教授透過文物分享這個不一樣的客家村落的文化生活。香港商報記者 朱求真
客家村落 具文化價值
張兆和介紹,位於西貢鹽田梓島的鹽田梓村(又稱鹽田仔村)是充滿天主教特色的客家村落,當中包括農具、漁具等文物,連接數百年前村民先祖從內地遷徙到來定居、過去幾十年來村民流散到香港市區和海外發展,以及國際宗教和文化機構在中國和香港傳播的歷史,極具文化價值。
鹽田仔亦是香港早期的天主教發源地之一,既沒有古廟也沒有祠堂。開村先祖是一對陳姓夫婦,在三百多年前由中國觀瀾搬到沙頭角東北寶安縣的鹽田村,再由鹽田遷至此地,并開辟六畝鹽田,形成一條客家村落。張兆和說到,「梓」是鄉里,意思是不忘故鄉。
鹽田是村民初期維生的經濟來源。在20世紀60年代,產鹽的經濟價值不高,於是鹽田被荒廢。張兆和介紹,鹽田仔村屋主要以復式單位為主,并且通常以兩、三戶并列,分布於島的西南方。
客家村落的道路網,主要圍繞客家村屋群與教堂、學校一帶,以此為軸心,向南延伸至碼頭,向北延伸到鹽田與井,然后再及至墓地。如今的鹽田仔地形十分簡單,東部除了是客家村民的墓地外并沒有太多人類活動場所;西南則主要是碼頭、民居及鹽田;作為對外接連的碼頭、宗教生活的教堂、維生的鹽田和居住區都集中於島的西邊。西北主要是耕地,現已荒廢。
天主信仰 成為「教友村」
張兆和說,天主教於十九世紀傳入該島使整條村成為「教友村」。「自1857年,柯神父來到村子為7位鹽田仔村民付洗,然后於同年聖誕節又邀請和神父給另外33位陳氏村民付洗。隨后,鹽田仔全島村民領洗,信奉天主教,成為『教友村』」。這是香港地區整條村三代同時進教的例子。」張兆和介紹,當地村民於童年時期,每天早上到聖堂唸經才到學校上學,晚上到教堂唸經才回家。當時神父定期到鹽田仔主持彌撒,修女每隔一段時間便到村內居住一個月或數月教道理,帶領村民用客家語唸經。另有一些女性教徒協助傳教,培育村民的信仰。
島內建有聖若瑟堂,至今已有百多年歷史,是香港重要的古蹟。聖若瑟小堂初建於1890年,曾經過兩次裝修。聖堂內一端設有彌撒用的祭臺,此祭臺是采用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前的規格所建成的,祭臺中心供放了主保聖若瑟的聖像。祭臺兩旁分別各有一個凹位,聖像的左邊是作為擺放聖爵之用,右邊則有一個小孔,用來排去洗聖爵的水。聖像下則是「約櫃」,櫃門有「聖體」象徵,小堂的內部西北方則供奉聖福若瑟的聖像。祭壇的聖像乃直對小堂東處的「玫瑰窗」。聖像后方的祭壇壁原先有孔穴可讓陽光照射進來。
獨特民俗 相容并蓄
鹽田仔最大的節日便是在每年五月第一個星期日的聖若瑟瞻禮,時至今日散居世界各地的村民也會回鹽田仔參加聖若瑟瞻禮的彌撒。張兆和根據當地村民憶述講解瞻禮盛況:「那時有『聖體出游』,即是神父拿著聖體走到村里,走到碼頭,給船民降福,又走回村里。小朋友會裝扮成『天神仔』,提著滿盛鮮花的籃子,跟著拿旗子的村民,一隊一隊的走。有十個八個穿著漂亮衣服的『天神仔』,戴上頭花,挽著花籃,一邊行一邊散花,很是隆重。」張兆和說,近年雖沒有了聖體出游,聖若瑟瞻禮成了散居各地的村民聚首一堂的日子,氣氛好比農歷新年般熱鬧
張兆和表示,鹽田仔村民既重視天主教節日,也遵從中國節日傳統,如村民每年有兩次掃墓的活動。一次是清明節,一次是教會的諸聖節。諸聖節,即是每年十一月一日的諸聖瞻禮,在海內外的親友集合在鹽田仔的墳場,神父站在墳場里的祭臺主持彌撒,村民隨后進行拜祭活動。至於其它傳統節目,如農歷年、中秋節、端年節等,村民均會按照一般中國習俗慶祝。
張兆和介紹,2004年聖若瑟堂重修后,西貢聖心堂協助初次舉辦「鹽田梓宗教文化生態之旅」,隨后越來越多人到鹽田仔參觀。據悉,當地村民正在積極修復鹽田,計劃建設一個文化館,村民更主動擔任導賞員,讓更多人認識鹽田仔。讓鹽田仔「成為地上的鹽、世界的光」。
如今的天主教「聖約瑟小堂」,亦在重修完成后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授的歷史文物復修優秀獎。張兆和透露,天主教耶穌會早前提出,有意在島上設立一所以博雅教育為主的大專學院,該計劃有望大力提升鹽田梓村的歷史文化與文物保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