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4

白族嗩吶

2015-07-06
来源:香港商報

  【香港商報網訊】白族,是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不僅有歷史久遠的建築、雕刻等,也有耍海會、火把節等特色民族節日,是中國歷史悠久、文化較發達的少數民族之一。每逢節日慶典,白族人總會舉行賽歌、舞蹈等表演慶祝。其民間音樂更是豐富多彩,洱源西山打歌調、放羊歌、大理白族調等及吹吹腔、大本曲等說唱音樂廣泛流傳於民間。

  白族的吹管樂器、彈撥樂器多種多樣,民間更有小型吹打樂隊和洞經樂隊。嗩吶,則是白族人民非常喜愛的樂器,每逢喜慶節日、婚喪、插秧時節,白族人總要請民間藝人吹奏。當地人也常約請嗩吶藝人在田邊吹奏欣賞。

  流行於大理、劍川、洱源地區的白族嗩吶全長40厘米,樟香木桿長24厘米,上設七個按孔,下接12.8厘米的喇叭。演奏時雙手扶桿,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按上三孔,右手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按下四孔,用循環換氣法吹奏。聲音高亢嘹亮,音域寬廣。樂曲常作四度、八度、九度、十三度大跳,常用顫音、打音等技巧裝飾旋律。曲牌100多首,流傳廣泛的傳統樂曲有《將軍令》、《迎親調》等。白族人民喜聞樂見的白劇正是在吹吹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望夫雲》等是其著名傳統劇目。

[责任编辑:董慧林]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