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朱毛齋
“這兩年銀行業變革是很熱的話題,銀行業的發展環境有很大的變化,銀行業發展受到強烈沖擊。銀行的人現在很少有誰研究討論是不是要變革了,變革的意義在哪裏?銀行更多的是在研究如何應對這些變化,如何及時轉型,而且已經開始行動了。事實上現在講變革,銀行已經在變革的路上。”5月23日下午,在清華大學五道口國際金融論壇“銀行業變革”主題論壇上,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楊文升說。
“銀行業面臨挑戰是不言而喻的,各家銀行開始應對了,中型銀行和小型銀行面臨的問題更多一些,中小型銀行從技術、人員素質、思想觀念包括產品線、監管的限制相對來說壓力更大一些。”5月23日下午,北京農商行代行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張健華在同一場合說。
“從互聯網金融到互聯網+,越來越多傳統行業開始嘗試與互聯網融合,這意味著商業銀行將面對一大批渴望通過“互聯網+”實現創新升級客戶,以及各種基於互聯網應用場景的需求。商業銀行應在深刻認識互聯網金融發展新趨勢基礎上,推進商業銀行業務創新與轉型,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思維提升銀行的金融服務質量,達到客戶更加滿意程度。”5月24日下午,廣發銀行副行長王兵在清華大學五道口國際金融論壇“互聯網金融新趨勢”主題論壇演講時說。
銀行業面臨四大變化
中國建設銀行副行長楊文升說,“現在講變革,銀行已經在變革的路上。銀行業發展至少面臨著四個方面大的變化。”
第一,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對銀行的影響很大,首先它的增長速度從兩位數以上的高速增長轉向7%左右中高速增長。對銀行來講,一方面意味著傳統靠規模擴張的商業模式走不通了,要求銀行必須走內涵式發展道路,速度下降,過剩產能的矛盾更突出了,風險暴露,壓力加大,對銀行經營也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另一方面,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發展動力的轉變對銀行來講也是一個考驗。銀行過去對傳統的產業、傳統的行業有一定的經驗,現在傳統行業增長速度下來了,增長動力要靠新的行業、新的產業、新興業態。這對銀行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跟上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另一方面也要研究這些新業態的商業模式、風險特點,以便能夠為這些新業態提供好金融服務,同時也把控好風險。
第二,利率市場化已經到來。楊文升認為,5月10日利率政策的調整,實際上已經宣布利率市場化到來了,不用等上限放開了。利率市場化給銀行帶來的直接影響是利差收窄。“關鍵是現在銀行的資產結構加劇了利差收窄,銀行相當一部分資產是有政府信用的,或者是擔保很好的。這部分資產利率市場化之後價格會一直往下走,負債成本往上升,利差趨勢至少在一段時間內還是收窄的趨勢。”他說,速度下來了,利差又收窄了,可見傳統銀行盈利模式撐不住了,今年一季度的情況幾個行的利潤沒有超過2%,利潤增長做到百分之一點幾也很不容易了。
第三,互聯網技術和思維對銀行傳統商業模式的改變。
第四,以“一帶一路”和亞投行設立為標志的“走出去”國家發展戰略實施。中國經濟走出去發展戰略對銀行業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過去經濟增長三駕馬車投資考慮主要是國內市場,傳統國內市場基本飽和,全球仍有需要比較優勢,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價格。高鐵價格比歐美成本至少低1/3,我們還是有這個優勢,產能輸出使產能結構優化,對政府也是有利了。許多國內過剩產業在全球看,實際並不過剩,中國放在全球考慮投資,潛力還是很大的,銀行也要及時做布局,融資、交易、評估等等做好相應的服務。
面臨這些變化如何作出改變?楊文升認為,這種變化為銀行業各家銀行重新劃定了一條起跑線,大家通過轉型創新,建立新的商業模式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和競爭地位。無論怎么改革創新、變革創新,對銀行業來講三條主線一定清楚。一是立足服務實體經濟,這是根本的,是銀行業發展的基礎,離開服務實體經濟談銀行的發展是無源之水,難以持續,短期會吹出一個大泡,然後滅掉。二是真正以客戶為中心。三是用互聯網思維對銀行進行再造。“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互聯網思維對傳統銀行進行再造,而不是再造一個互聯網銀行。”
在談到怎么樣更好做金融配置,提高銀行業的利潤時,楊文升說,一定要把新的盈利模式趟出來。“怎么提高實體經濟服務效率,過去條件不好,現在條件很好了,我們完全可以把客戶細分,我們客戶戰略在改變,我們希望凡是所有能服務的客戶都作為我們的客戶,我們努力把這些客戶都拉進來。你只要能用手機、能用電腦,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客戶,但是不同的客戶一定要細分,再怎么講互聯網,再怎么講技術進步,一定要細分,不同的客戶為他服務的方式不同。對待大企業客戶,一定要專門的人為他提供一攬子綜合服務解決方案;對小客戶,希望在金融生態圈裏盡可能提供包括建設銀行和合作第三方服務。我們希望細分不同的客戶,不同的方案,不同的服務渠道,達到一個資源高效配置。”
中小銀行面臨更大競爭壓力
“銀行業面臨挑戰是不言而喻的,各家銀行開始應對了,中型銀行和小型銀行面臨的問題更多一些,中小型銀行從技術、人員素質、思想觀念包括產品線、監管的限制相對來說壓力更大一些。”北京農商行代行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張健華說。
這位剛從央行調任商業銀行的新行長說,中小銀行既面臨一些外部環境的變化,也包括貨幣政策的變化。“宏觀經濟變化,宏觀經濟在下行。銀行業是一個順周期的行業,當整個經濟形勢好的時候,我們國家從2003年一直經濟快速增長,近十年銀行黃金期也是過去了,這是宏觀經濟的。貨幣政策也是這樣的,中國貨幣政策前些年是在穩健的基礎上,由於中國經濟結構屬於高度依賴銀行業融資,央行在貨幣政策方面還是相對來說投放基礎貨幣比較多,增加比較快。基礎貨幣投放的多,市場流動性多,銀行日子相對好過,再加上利率當時沒有完全放開,我們還有一個基本的利差。”張健華說,在基本利差保證下,貨幣是寬松的,銀行放貸只要多,銀行日子相對好過。現在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事實上市場利率全面放開。最近兩次降息實際效果只是降了貸款利息,存款利息基本沒降,商業銀行息差明顯收窄。貨幣政策限制也很多,企業杠杆率是很高的,銀行業融資從需求端來講對於銀行的貸款也是在下降的,尤其是好企業,好企業上資本市場融資很多,除了IPO、發債、債融資,資本市場發展很快,對銀行壓力更大,僅有的好企業也被別人拉走了。“銀行業有點高不成低不就,大企業抓不住,小企業不太會做。很多人講融資難融資貴,更多是小企業的問題。企業本身杠杆率高,我們面臨這方面的壓力很大,不可能一味靠間接融資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隨著經濟下滑,我們違約率也在上升,這對銀行資源要求更多,要求你有更多的撥備和資本。這種情況下面臨著一些內外夾擊,內部人員素質問題,跟大銀行比有一系列的約束。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外部的,除了銀行業競爭,還來自資本市場的競爭,新型金融機構,傳統金融機構裏面銀行證券、證券保險,還有新金融的業態,互聯網金融,網上P2P,雖然說規模還沒有形成氣候,對銀行業沒有構成直接的威脅,但是趨勢很難判斷,商業銀行還是帶著框框和一些光腳的在跑,沒有一些規則的,互聯網金融現在並沒有特別明確的監管規則,只是明確不能搞非法集資,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底線,其他的沒有限制。這是我們自身面臨的壓力。”
“應對這些問題,我們無非從自身內部角度出發,我們自己要提高素質,增強服務能力,開發自己特色的客戶群。我們不是和大銀行競爭,這是我們自己想的差異化、多元化。用互聯網的思維來講,真正以客戶為中心。”張健華說,商業銀行講客戶為中心,構建一個全流程服務銀行講了很多年,但是銀行內部機制要調整,尤其小銀行限於人力和整體素質,這方面還有缺陷。真正以客戶為中心,以服務為中心的意識,還未必完全做得到,這是自身要改的。
“過去幾年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在現在大大小小服務業裏面慢慢出現一些垂直的平台,食住行過去兩三年都很熱鬧,之後衍生一大堆通過移動互聯網直接連接個人服務提供商和個人消費者這樣一種新的經濟活動。”微眾銀行董事長顧敏談到新實體經濟和新金融生態時說,以前消費者買東西或者接受服務的時候,首先要選店,最近一兩年的趨勢直接選人。在這種情況下,未來這個趨勢會非常明顯,從食住行領域到更窄的領域,找阿姨有專業的平台,美甲有專業的平台,未來找按摩、在牆上釘釘子也有專人服務你,通過一個強大的互聯網服務平台連接服務提供商和個人消費者,將是一個非常主導性的模式。“這種情況下,未來會看到許多的小型服務商,這些服務商包括各種各樣的人。我個人相信兩三年後,說不定中國有兩三億人在扮演著多個角色,可能同時是一個消費者,同時也是一個小的經營者,創業門檻無比低。這樣一個經濟形態在今天中國實體經濟裏面還是占非常小的比例,但是增長非常迅速,我們預見將來是非常有主導性的。”
“微眾銀行是做什么事情的?假如我們堅持不開網點,沒有銷售人員,你應該更加看好我們。我們不僅沒有網點,還要變成沒有客戶、沒有貸款、沒有存款的銀行。我們互聯網時代應該做的是連接的平台,嘗試連接我們服務的個人和微型企業用戶,以及合作的金融機構、金融企業,把能力輸出給他們,幫助他們用自身的數據、跟客戶接觸的場景、客戶自身的基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
商業銀行創新轉型新方向
“從互聯網金融到互聯網+,越來越多傳統行業開始嘗試與互聯網融合,這意味著商業銀行將面對一大批渴望通過“互聯網+”實現創新升級客戶,以及各種基於互聯網應用場景的需求。商業銀行應在深刻認識互聯網金融發展新趨勢基礎上,推進商業銀行業務創新與轉型,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思維提升銀行的金融服務質量,達到客戶更加滿意程度。”廣發銀行副行長王兵認為,在這一背景下,商業銀行業務創新與轉型新方向要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持續推進普惠金融業務發展。互聯網金融產品可以為客戶提供網絡支付、網絡借貸以及理財等豐富多樣的低門檻、低成本、簡單快捷的金融服務,移動金融作為普惠金融高效載體,可以借助發達移動互聯網,將信息化、數字化金融服務隨時隨地、低成本的提供給需要的人群。今年1月人民銀行印發《關於移動金融技術創新健康發展指導意見》,從安全可控、便民利民、繼承創新、融合發展四方面進一步加強產業指引和業務監督,為防止移動金融業態野蠻生長,促進移動金融業態的繁榮發展創造條件,對銀行而言要大力發展移動金融的時機應該說已經成熟。
二是要找准市場定位,適時轉變角色。在互聯網金融新趨勢下,在金融脫媒浪潮中,商業銀行市場定位需要與互聯網公司等其他非傳統金融機構的競合中找到平衡,在所屬產業鏈中找到發力點,有所為,有所不為。在比較優勢相對較弱的環節,選擇合作共贏,在優勢比較明顯的核心環節要堅守底線,創新進取。金融脫媒是一個趨勢,但不一定是未來,銀行的未來不是徹底的脫媒,而是通過創新,創新出一種新方式來繼續做媒。
三是以場景為基礎,實現業務創新。發展互聯網金融的核心問題就是要解決場景化的問題,沒有場景就沒有用戶,互聯網金融產品的創新不能無的放矢,亂槍打鳥,而是要基於某種日常應用場景,有廣泛用戶需求。對需求進一步細分,即生活化的演繹,衍生出更多產品,比如儲蓄、債券、理財產品、餘額寶等,產品化產品創新才能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客戶才能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