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大宗祠被譽為「客家第一宗祠」
【香港商報網訊】在漢民族的組成體系中有這樣一個族群,千百年前,因為戰亂,他們從中原大舉南遷,最終在閩粵贛三界落腳立基,他們就是「客家人」。由於客家族群形成的特殊原因,客家歷代都對家族觀念特別重視,祭祖文化也隨之形成。千百年來,客家子孫通過修建祠堂來紀念開基先祖的恩德,通過共同祭拜祖先來聯繫族人血脈,這種傳統任然保持至今,并迸發出巨大的文化魅力。位於上杭稔田鎮官田村的李氏大宗祠正是這一文化的縮影。這座被譽為「客家第一宗祠」的建築,在經歷數百年風雨后仍不失靈秀之氣,成為客家祭祖文化發展的載體和四海客家宗親聯繫的橋梁。
香港商報記者鄔眉
李氏大宗祠建築風格講究
李氏大宗祠又名惇敘堂,即「惇本族,敘人倫」,昭示宗族后世恆達興旺。清道光十六年,李氏后裔李夢蘭等族中賢達,為了紀念宋末入閩始祖李火德,耗時三年修建而成。該建築占地5600餘平方米,大廳3棟,客廳26間,客房104間,共計133間。
客家建築向來是客家人智慧的結晶,李氏大宗祠也不例外。整個宗祠選建在千畝良田之中,宛如一隻巨型蜘蛛正在結網,寓意子孫后代連接天下,四通八達。站在制高點看,李氏大宗祠則書寫出了一個大大的「回」字。這座坐北朝南的古典式祠堂,集土牆與青磚砌體為一身,用青磚作為總祠外圍的保護牆,具備防風化、雨化、歲月侵蝕的科學性。同時,建築集客家方土樓與圓土樓之貌,融宮殿建築和客家農舍式建築為一體,前方后圓,前低后高,意為天圓地方,步步高升。
宗祠的五孔大門均由青石、板石砌築而成,氣勢非凡。踏過正中大門,通過天井的光線,宗祠內部則呈現另一番小世界:正中位置的火德公石像炯炯有神,莊嚴肅穆,左右昭穆,秩序井然,令人肅然起敬。東西兩邊二進大門,內廂為圓大門,外廂為耳大門,左右兩廂對稱,一字排開,甚為壯觀。
宗祠的前、中、后三廳用十一對巨型石柱,把整個大廳裝飾得富麗堂皇。前堂牆上掛著李氏裔孫遷徙圖片及李氏火德后裔名人照。在中堂的屏風上,刻有明代上杭儒學教諭季遠撰寫的《李氏火德翁傳》,屏風兩側牆壁則是李氏祖訓「忠廉」、「孝節」四個大字,警示后代子孫為人要忠孝仁愛,廉潔奉公。
春分祭祖成族規
祭祖是客家人極為重視的傳統活動,而宗廟祭祀則是指以宗族為單位,在各自的祠堂舉行集體祭祖活動。客家人的祠堂祭祀一般分「春祭」和「秋祭」兩次,其中以「春祭」為隆重。據了解,早在1839年李氏大宗祠落成時,當地的火德公裔孫便立下了春分祭祖的族規,讓李氏春分祭祖活動形成傳統,世代流傳。
記載顯示,李火德來自隴西望族,入閩至今800餘年,人丁興旺,后裔遍布在中國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及海外13個國家。由於李氏后裔人數龐大且分布廣,因此,每年正月初一至農歷八月,都有海內外的火德公后人來此祭拜,但從規模及人數來說,還要屬春分時的萬人祭祖最為壯觀。
每年祭祖前,各支脈將由專人置辦三生醴品等祭祀用品。祭祖當天,宗祠千米之外便排起長龍。支脈男女老少穿戴整齊,雲集祠堂,按照輩分依次排列,在主祭人的指揮下,焚香點燭,向先祖行叩拜禮,敬獻祭酒及三牲果品。一時間,宗祠附近鑼鼓喧天,砲竹聲聲。廳堂內香燭熏天,人人摩肩接踵,好不熱鬧。
祭祖儀式結束后,便是各支脈的會餐時間。男女老少收起早上的肅穆神情,圍著大桌一邊用餐,一邊镕話家常。遇到鄰桌其他支脈的后人,也彼此奉上幾杯米酒,增進彼此感情。
可以說,祭祖活動已經成為火德公后人世代沿襲的慎終追遠和報本返始的美德傳承。淳樸勤勞的客家李氏后裔以祭祖緬懷先祖、追遠思源,也通過其敦親睦族,維繫團結。而這,或許也是所有客家人重視祭祖,并將其世代相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