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04

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戲

2015-04-20
来源:香港商報

  藏戲擁有眾多流派,但主流的是藍面具藏戲。

  【香港商報網訊】藏戲,藏語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為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藏戲大約起源於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譽為國粹的京劇還早400多年,被譽為藏文化的「活化石」。西藏藏戲是藏戲藝術的母體,它通過來衛藏宗寺深造的僧侶和朝聖的群眾遠播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四省的藏語地區,形成青海的黃南藏戲、甘肅的甘南藏戲、四川的色達藏戲等分支。

  由僧人湯東杰布首創

  相傳藏戲由14世紀末、15世紀初僧人湯東杰布首創。17世紀,藏戲逐漸脫離寺院宗教儀式,演變成由專業班社進行的生活化表演。

  藏戲的起源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民間歌舞,二是民間說唱藝術,三是宗教儀式和宗教藝術。8世紀,贊普赤松德贊崇尚佛教,迎請印度高僧蓮花生進藏,傳播佛教,建桑耶寺,在桑耶寺落成典禮上將佛學教義和苯教巫師祈神儀式以及土風舞相結合,出現了類似內地古代儺舞的啞劇性跳神舞蹈。藏族早期民間歌舞中已開始有戲劇性質的藝術形式,乃東縣哈魯崗村至今還保留著「阿卓」這種古老的大型鼓舞隊組織,其領舞師的面具與早期藏戲的白山羊皮面具基本相同。「阿卓」鼓舞的結構也由開場舞蹈、正戲和結尾三段構成,這種結構形式與藏戲完全一致。2009年,藏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分為藍面具戲與白面具戲

  每個民族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都創立了燦爛的文化,藏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劇種系統,由於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方言語音的不同,它擁有眾多的藝術品種和流派,主要有藍面具戲、白面具戲之分,但主流的是藍面具藏戲。

  藏戲的面具主要來自於宗教啞劇性舞蹈儀式--羌姆。藏戲早期演員均是男性,面具便於男演員扮演女性。但藏戲團在以后的發展中雖然有了女演員,甚至出現了女明星,但在1959年以前,在雪頓節上仍然只準男演員進羅布林卡給達賴演藏戲。此外,藏戲的面具也并非所有演員都戴,有些劇目主要角色反而不戴面具,像《諾桑王子》中的王子與仙女雲卓拉姆就化妝成白凈紅潤的臉譜來表演。有些丑角也通過化妝成醜陋、恐怖的形象來表演。

  藏戲在幾百年的表演實踐中,逐步形成了一種比較固定的程序,以唱為主,結合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序。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表現歡樂的長調,藏語叫「黨仁」;表現痛苦憂愁的悲調,藏語稱「覺魯」;表現敘述的短調,藏語稱「黨統」等。藏戲演出一般在廣場進行,少數也有舞臺形式。樂器比較簡單,藏戲的服裝從頭到尾只有一套,色彩豔麗。演員很少化妝,但需要戴面具表演。不同的面具,代表不同的意義,如:白色代表純潔,紅色代表威嚴,黃色代表吉祥,青面獠牙代表壓抑和恐怖,半黑半白代表巫女的兩面性等。

  反映內容受宗教影響較深

  藏戲的演出時間可長可短。藏戲演出一般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頓」,為開場式,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為「雄」,為正戲,表演傳奇故事;第三部分稱為「扎西」,為演出結尾的集體歌舞,一般內容是祝福迎祥。藏戲的傳統劇目相傳有「十三大本」,經常上演的是《文成公主》、《諾桑法王》、《朗莎雯波》、《卓娃桑姆》、《蘇吉尼瑪》、《白瑪文巴》、《頓月頓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戲」,劇目均有神話和宗教色彩。

  藏戲從反映的思想內容上說,受宗教影響較深。藏戲八大傳統劇目中,既有反映西藏本土宗教苯教的神靈和祭儀的內容,又有佛教的人物和演義故事。八大傳統藏戲有的本身就是佛經故事,如《智美更登》源於藏譯經藏《方等部太子須大蹅經》,是根據釋迦牟尼為其弟子講的故事改編而成;有的是從佛本生故事發展而來,如《諾桑王子》,故事來自於反映釋迦牟尼本生事蹟的藏譯經藏《甘珠爾百世如意籐》。另外,還有兩個特殊的劇目,一是歷史人物劇《文成公主》,它雖是根據歷史資料和民間傳說綜合編創而成的,但其男主角松贊干布完全是被當做藏傳佛教的首位法王來塑造的;二是社會現實生活劇《朗薩雯蚌》,是根據江孜地方一個領主頭人將一個農家女強娶到家,而又對其迫害致死的真實故事編創而成。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