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火龍拳作為優秀的漢族武術拳種之一,屬於峨眉武術代表拳種之一。它吸收中國明代道家宗派太陽宗的火龍舞的許多動作,保留了步勢高、活、穩的特點。以柳葉掌為主,風眼拳為軸。架式以前虛后實的含機樁為主,套路分走盤、定盤、扣手三種形式。
峨眉派火龍拳是五龍拳之一種,是黃林拳系中著名拳術。通常稱「挨盤」為火龍拳,挨盤是基礎拳,有一百零八式。挨盤的行進間練法稱:「走盤」。從挨盤中提其精華而編成三十六式的拳路叫「蹲樁」,吸取蹲樁精華加上走盤的形式,補以其他部分峨眉拳法而形成的拳路稱四平拳。
關於火龍拳的起源,眾說紛雲,據火龍拳繼傳者鍾方漢、劉震南等老拳師介紹,火龍拳本是四川省隆昌縣黃林寺所傳,清代嘉靖以后始傳民間。據說,黃林寺一僧人精火龍拳,偉徒劉教古,劉再傳劉松雲。劉松雲公工授徒,主要徒弟有宋鷂山、鍾俊之、鍾潤之、張海門。后來,宋鷂山傳徒侯萬里、陳大力、鍾方漢等;鍾俊之傳周開臣等;張海門傳張玉龍,張玉龍再傳付思齊等;侯萬里傳劉震南等。至此,火龍拳廣為流傳,在流傳中,很自然地形成了鍾、宋兩家大同小異的火龍拳風格。從總體上看鍾家拳硬,宋家拳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