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1

七彩雲南迎知名作家采風

2014-11-12
来源:香港商报

  重走南方古絲路 七彩雲南迎知名作家采風

  【香港商報訊】記者徐豔瓊、林麗青、王子元、蘭瑤攝影報道:「作家眼中的南方古絲綢之路——知名作家雲南行」采風活動昨日在昆明翠湖賓館啟動。以中國作協原黨組副書記、中國散文學會會長王巨才為團長的知名作家采風團一行,前往雲南陸軍講武堂、西南聯合大學舊址等地參觀采風。春城昆明文治武功的濃厚人文文化,給作家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王巨才表示,雲南人民生機蓬勃的現實生活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相信也會激發出作家的創作靈感和創作激情。」

  一路一帶旅游天堂迎機遇

  昨日上午,「作家眼中的南方古絲綢之路——知名作家雲南行」采風活動啟動儀式在昆明翠湖賓館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丹增、雲南省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段躍慶向知名作家雲南行采風團團長王巨才、香港商報總經理周剛授予活動旗幟。中國作協原黨組副書記、中國散文學會會長王巨才,人民文學原常務副主編、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肖復興,《海燕》主編、詩人、作家李皓,人民武警出版社副社長、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大校溫亞軍,《詩刊》主編、著名詩人葉延濱,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任林舉,黑龍江作家協會文學院院長、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李琦,天津作協文學院院長、第三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肖克凡,天津作協專業作家龍一等出席啟動儀式。

  雲南將成旅游強省

  段躍慶在啟動儀式上致歡迎辭稱:「據史書記載,南方絲綢之路早於西北絲綢之路。南方絲路從成都到西安四川宜賓,經過昭通,昆明大理,保山到緬甸,這條古道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民族遷徙的走廊,也是佛教東漸的橋梁,旅游探險之路。」雲南是中國「南方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始點,茶馬古道的重要起始點和節點。雲南也是亞洲十字文化的交會點,是多種民族文化、邊地文化、宗教文化的匯聚地。文化和旅游的完美結合,讓雲南這個邊陲之地熠熠生輝,令人神往。段躍慶表示,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是雲南寶貴的文化遺產。「一路一帶」的戰略構想賦予了地處邊陲的雲南新的發展機遇。作為中國通往東南亞的大通道和民族文化大省、歷史經濟強省,雲南擁有燦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獨特多樣的民俗風情。段躍慶介紹稱,目前雲南正在從旅游大省向旅游強省轉變。去年,前往雲南旅游人數與北京差不多,旅游收入達到2000多億元。段躍慶表示,到2020年,雲南將成為旅游強省,打造成為全民休镕度假地,目前正在旅游產品競爭、旅游產品營銷等方面加大力度進行提升。

  冀生花妙筆 繪就七彩雲南

  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獨特多樣的民俗風情,使得雲南成為海內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旅游天堂。段躍慶介紹稱,雲南的旅游資源幾乎囊括了除了海濱旅游之外的所有旅游資源,海拔高差巨大,帶來了生物的豐富多樣性,而歷史人文方面,從古代到近代的護國討袁等歷史事件,知名學者匯聚雲南,人文璀璨。段躍慶表示,此次采風行以古絲綢之路為紐帶,希望各位作家通過此次雲南行的采風體驗,發現雲南的山川風光之美,感受生態民俗之情,探尋人文歷史之韻,通過知名作家們的生花妙筆,描繪七彩雲南的無窮魅力,書寫旅游天堂的嶄新風采。知名作家雲南行采風團長、中國作協原黨組副書記、中國散文學會會長王巨才在啟動儀式上表示,雲南是旅游大省,香港商報是知名大報,此次采風活動的強強聯合,對每個作家來說都是很難得的機會,「我感到非常高興,且這次活動的舉辦時機非常好,正值文藝座談會在京舉辦之后不久。作家要創作出人民喜愛的作品,就要扎根生活。」王巨才說,「而此次的采風活動,讓作家們深入雲南采風考察,體驗雲南人民生機蓬勃的現實生活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相信也會激發出作家的創作靈感和創作激情。」

  體驗風情 創作佳品

  丹增則表示,此次活動抓住了很好的機遇,正在召開的APEC會議上,中國提出每年要注入400億美元進行絲綢之路建設,說明絲綢之路重建非常重要。丹增說,此次到場的都是知名作家,希望通過體驗雲南旅游的獨特性、多元性、全面性和廣闊性,體驗生態文化佛學文化風情旅游,創作出好作品。香港商報總經理、副總編周剛表示,此次雲南采風活動是為了更好的傳播七彩雲南的新風貌,希望作家們的如椽巨筆,淋灕盡致地展現七彩雲南的美麗。周剛希望,雲南采風行能繼續舉辦下去。

  百年軍校 將帥搖籃

  昨日上午,作家采風團第一站,雲南陸軍講武堂學校。陸軍講武堂位於昆明城中心、著名風景區翠湖西岸承華圃,一幢米黃色磚木結構的四合院的二層建築,古色古香,在斑斕的樹葉掩映下,分外美麗。這所著名的軍事院校走出了兩位元帥,二十幾位上將;有國家軍隊的3位總司令和國家的一名國防部長出自這里。培養了數百名將軍,中將以上的高級將領有數十人。陸軍講武堂展廳內,展示了講武堂師生的生活場景,以及講武堂師生在后來的護國戰爭、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做出的杰出貢獻。其中,在軍校師生寢室內,學生的床具并不特別長。《詩刊》主編、著名詩人葉延濱調侃稱,「這個肖克凡絕對睡不了,因為他太高了。」展覽還展出了袁世凱稱帝的洪憲旗。葉延濱笑著說,「這個也太不吉利了,自己給自己打了個紅叉叉。」參觀完整個陸軍講武堂,天津作協文學院院長、第三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肖克凡感慨說,「尽管從小就知道這個事情,但看完整個的展覽還是感到非常震撼,尤其是抗日部分,滇軍在昆明誓師的部分。」肖克凡說,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是個整體,其中也包括革命軍在台兒莊戰役血戰。尤其是辛亥革命護國戰爭的這一段歷史,讓人特別受感動,「雲南地處偏,沒想到這麼多人杰,以天下為己任,這是我以前不知道的。」

  絕繳移栽楨干質 弦歌不綴顯文治

  離開陸軍講武堂,作家們一行來到附近的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在近代雲南的歷史上,有一文一武的兩所學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聯合大學,「武」指雲南陸軍講武堂。前者培養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學家、教育家,后者培養一大批杰出的軍事家、革命家。初冬的陽光,灑在校園內,帶來一絲絲暖意。走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新建的校門,右手邊便是「12.1」廣場。廣場正前方,便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三常委的半身青銅雕塑像。從右至左分別是: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為了全面保衛中華教育精華免遭日寇的毀滅,當時的國民政府決定將華北及沿海許多大城市的高等學府進行內遷。其中最著名的為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是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天津南開大學聯合組建而成的。在西南聯大舊址內,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上,刻有「絕繳移栽楨干質」的字樣,7個字濃縮了西南聯大的歷史精華。梅貽琦曾經說過:「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這句話至今還刻在西南聯大舊址內,作家們紛紛感叹,這話也是對現代高等教育說的。西南聯大堪稱「草屋大學」。沒有大樓,卻是大師雲集,僅從事人文社科的就有朱自清、聞一多、陳寅恪、馮友蘭、王力、朱光潜等。據有關史料記載:聯大8年間共聘任教授302人。西南聯大的這些教授都是著名的科學大家、文學泰斗。

  三絕碑前憶大師風采

  漫步校園里,校園東北角矗立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最為引人注目。此碑立於西南聯大撤消,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北返前夕的1946年5月4日。紀念碑由西南聯大文學院院長馮友蘭先生撰文,中文系教授聞一多篆額,中文系教授、系主任羅庸書丹,因而被稱為現代的「三絕碑」。紀念碑碑體雄壯,書法遒勁,文采飛揚,意蘊深廣,氣勢恢宏,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文學價值。作家們在紀念碑前瞻仰,懷念大師風采。在西南聯大舊址學校的參觀,引發了作家們對昔日求學生涯的回憶。在西南聯大原教室,作家們坐在獨具特色的「火腿椅」課桌上,聽著講解員唱起了悠揚的西南聯大校歌,重溫了當年求學的場景。李皓在講台上拍照,模仿當年的教授們,而王巨才則坐在椅子上,專注地聽課。已經來過昆明多次的王巨才說,此前都沒有機會去參觀培養尚武人才和文職人才的學校,這次采風彌補了非常難得的一刻。通過這兩個學校的參觀,王巨才對雲南在中國革命歷史進步所起到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認識,「像講武堂等學校,對中國革命歷史是起到的作用是其他學校不能比擬的。培養了那麼多杰出軍人。」王巨才感慨道,「西南聯大集中了那麼多優秀的學者教授,現代大學真正與這些教授比肩的人很少很少,教育要通過這些研究,可能吸收西南聯大的辦學經驗,我們的教育會有大的成功。」

  品味鬧中取靜的千年古鎮

  昨日下午,作家采風團一行前往昆明地區著名的歷史文化古鎮之一-官渡鎮。歷史上的官渡,是滇池船舶往來的重要渡口,也是通往滇南交通要道上一個政治、經濟、文化較為發達的集鎮,明清時就有「小雲南」之稱。因臨近滇池,先人們以捕食螺螄為生,長久以往,螺螄殼堆積如山,古稱「渦洞」,現存的許多古建築就建在這一新石器時代貝丘文化遺址上。站在官渡古老的街頭,環顧四周的廟宇閣樓,作家采風團一行對這個鬧中取靜的小鎮,給出了極高的評價,他們赞道:「這樣鬧中取靜的小鎮總是讓他們不由自主地停下匆匆的腳步,靜靜地感受其中厚重的人文積澱」。行至古渡梨園,一曲滇曲勾起了大家對「老雲南」的回味,也讓來自中原的作家們倍感熟悉;參觀雲子生產第一線,精湛的手工技藝更是讓大家赞叹不已,「這工藝著實不簡單」;官渡餌塊傳習館、烏銅走銀的傳習館的體驗,更是讓大家領略到非物質文化手工業的神奇魅力。官渡古鎮的所見所聞,讓走遍大江南北的作家們直呼大開眼界,「之前只聽說過雲子,沒想到它的制作工藝這麼复雜,真是不簡單。」肖克凡說,此次采風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在今后的創作中也會一一呈現。

  融入生活傳承非遺產

  滇劇喚起了肖克凡對中原文化的記憶,濃濃的中原文化胎記促使著肖克凡與伴奏師進行了深入的交談。「這中間與京劇與交叉之處,」肖克凡建議說,「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著一種挑戰,當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進入加速度發展時期,我們可能會這期間不經意地丟掉一些東西,當我們意識到這些東西被丟掉的時候,為時已晚。從現在起,我們就應該正視和珍惜最能代表中華民族文化精髓的東西。」肖克凡也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更是不能只進行單純的保護,保護是為了激發出其中的活力,把古老的元素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傳承下去。以雲子為例,它一方面保存和保護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同時還具有商品屬性,可以讓雲子走進尋常市民的視線。官渡古鎮文化古蹟眾多,人文景觀豐富,在不到1.5平方公里的面積內就有唐、宋、元、明、清時期的五山、六寺、七閣、八廟等多處景觀。其中「金剛塔」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最早建造、保存最完好的金剛寶座式石塔,修建在一堆螺螄殼上的金剛塔堪稱一項偉大的壯舉。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