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谢鹏 袁震宇
在近日结束的亚信峰会上,中国领导人再次提出,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倡议得到与会各国政要的积极响应。在“一带一路”构建中,中国的作用和影响凸显。但不同于历史,新丝路的背后是新的思路:中国正以平台理念推动亚洲经济生态的生长繁荣。
中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越来越注意“相互依存”,而非“单向依赖”——新加坡东亚研究所学术顾问黄朝翰这样理解“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新思路。
有海外学者指出,历史上,一些国家崛起后会走向霸权,如旧有的帝国等。在经济领域,这种倾向会带来一种“虹吸效应”,即体量更大、实力更强的经济体会聚拢更多区域内资源。但在新丝路上,中国的诉求是经贸便利和文明交流,是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其出发点是平等互利、相互依存和共同繁荣。
“计利当计天下利”,中国古老的哲思正融入时代的潮流。都灵大学教授乔瓦尼·安多尔尼诺对记者说:“如果采取共享和负责任的方式,现代丝路将会把基础设施、物流和经贸文化关系串联起来,甚至进一步引导至地中海和东欧,成为推动所有参与方发展的积极因素。”
应该看到,今天的中国已经深度融入亚洲,融入世界。中国经济与外部休戚相关,反之亦然。新丝路的构建首先符合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西部发展的不均衡性,可以通过新丝路的内外带动得以化解。过去发展迟滞的西部将成为新的开放前沿。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副司长刘劲松对记者说,随着陆上和海上开放,东部和西部开放,中国对外开放将呈现两翼齐飞的局面。
新丝路的构建,还给亚洲的整体振兴带来巨大机遇。亚洲的区域发展也很不均衡,发达地区主要仍在太平洋沿岸,而亚洲振兴离不开内陆发展。国务委员杨洁篪近日谈到,“一带一路”的倡议将使丝路的复兴与亚洲的整体振兴交融并进。而在意大利天主教大学教授西莫内·多西看来,“这些倡议是伴随中国自身发展,而给其他国家带来的共同机遇。这些概念借鉴了历史,能唤起人们对不同国家间经济融合的记忆。”
今年是中国推行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提质增效的关键转变。在经历快速增长后,亚洲经济也面临不确定性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推动构建“一带一路”,促进互联互通,以道路网带动商贸流、进而升级至资本流、人才流,从提供基础和平台的角度为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继续成长繁荣提供条件。正如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所说,新的丝绸之路建成之后,将把亚欧国家连接起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交通运输走廊。
穿越历史,无数商队在古代丝路往返,踏出人类活动的大通道。时至今日,中国和丝路沿途各国又再次携手,从顶层设计的层面,在巨大的地理空间中推动构建新丝路,并在这一宏大图景上实践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新理念、新思维,新丝路还将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延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