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1

美好城鄉的巴渝格局

2014-05-22
来源:香港商報 曲直

  美好城鄉的巴渝格局

  重慶第四次轉身的史序與謀斷之四

  曲直

  無論是長江經濟帶,還是「一路一帶」,排在建設力量第一梯隊的無疑是那些經濟實力雄厚、代表著最先進文明的城市。它們就像一條電路上串聯的燈光,齊齊點亮后,便能構成一個照耀全程的光芒之帶、繁榮之帶。

  從太空俯瞰中國夜色,東部三大城市群的燦爛,與中西部點狀明亮的反差,表現了長江經濟帶這種區域經濟戰略布局的宏大意義和最終目的。它要將原本并聯的光電之路(并聯的電器各有一個獨立電路,可獨立開關),扭轉成更具整體性的串聯之路(串聯的電器共享一條電路,開關一體),并讓西部的點狀明亮迅速擴展為與東部一樣的連綿帶狀、團狀璀璨產生新的城市群。

  在空間角度,長江經濟帶就是城市、城市群搭起的繁榮框架。在發展角度,重慶被國家確定為上游西部中心,戰略地位已與上海等量齊觀,剩下的懸念,是重慶能否成為與上海實力相當的中心城市,并在長江上游構建一個與長三角同樣活力四射的城市群。重慶,當然不會讓這樣一次機遇擦肩而過。

  曾一度受戰略焦慮困擾

  一百多年來的前三次轉身,都將重慶的城鎮化推向了新的歷史高度。而其經濟空間組合與歷史地理政治變遷的相互交疊,構成了中國城市史上的一個獨特樣本。如今,在第四次轉身之際,它開始了另一場關乎未來的城鎮化征程。

  1891年開埠20年后,其人口由9.8萬猛增至20萬,并呈現了功能完整的城市形態。1937年快速拼湊出陪都結構,形成了它歷史上的第二次城鎮化高潮。新中國建國后,重慶雖在短暫直轄5年后被降為省級市,但隨后的「三線建設」啟動了其城鎮化的第三次高潮。1997年重慶再次直轄,2009年被確定為「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此后,國家中心城市、國際大都市等榮譽與政策接連而至,但重慶在城鎮化上并未快速迎來第四次高潮。

  其實,直轄以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重慶的現代化與城鎮化無不表現著一種戰略焦慮:我是誰?我要到哪里去?城鄉的巨大發展差异如何疏解?國家任務如何交卷?從「三大經濟板塊」到「一圈兩翼」,重慶開始重新探尋現代化與城鎮化的內在規律。而主政重慶一年后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孫政才,於去年提出的五大功能區戰略,最終將戰略焦慮轉換為戰略理想的憧憬。其實不止如此,無論是從城鎮化與現代化關系,還是從城鄉統籌發展關系的角度,五大功能區戰略都堪稱理解目前新型城鎮化、農村改革中「習李哲學」的實踐樣本。

  渝新歐結合「習李哲學」

  五大功能區中,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城市發展新區共同構成的重慶大都市區規劃,與今年出台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理念和原則的一脈相承,已被廣泛認知。但是,它不僅僅如此。因為,在其它地方實踐中,尚未見過把近3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區域納入到一個大都市區格局的規劃先例。但正因如此,它對新型城鎮化理念提供了諸多可行的戰術支撐:用功能差异引導產業布局和城市形態規劃,用分工理論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用極化-擴散理論配置發展要素,用組團模式構建繁華與鄉愁、發展與生態、經濟與文化的聯結機制。

  在五大功能區戰略中,這個新型城鎮化理念還埋有一個由近及遠的區域城市群目標——近處的成渝城市群,如同滬、蘇、杭等形成的狹義長三角,通過「渝新歐」連接陝西漢中城市群,通過長江連接武漢城市群,系廣義長三角。在一定意義上,其理念之獨特,閃耀著「習李哲學」中的統分結合思想。

  試驗「城鄉統籌聯動」

  在全區視野上,這一思想表現得尤為淋灕盡致。如果將三大都市區看作一個巨大城市,五大功能區其實就是大都市區和大生態區(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兩個大區。尽管有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并存的地理與發展稟賦差异等市情,但是這種大開大闔的區域發展戰略仍然極其罕見。如果將兩大區看作城鄉兩端,則尤其如此。從邏輯上看,這種劃分好像無益於此前城鄉政策下的「城鄉一體化」,甚至還是一種分割大都市區聚集最具活力的資源要素,追求發展;大生態區保持最原汁原味的地理與文化意蘊,「面上保護、點上開發」,追求生態。其對日趨緊張的城鄉關系意味著什麼?

  實際上,這種城鄉分隔而治,將中共十六大以來的「城鄉一體化」理論進行了一次重要解構。因為歷史形成的城鄉治理制度與利益鴻溝,已使中國的城鄉關系越來越無解。重慶的大城市、大農村分割,則讓城鄉兩端都擺脫了這種痛苦。它沒有提「城鄉一體化」,實際是將長期以來以外生扶持為主的農村戰略,轉變為內生培育為主,追求新的城鄉聯動:用生態這一至上的發展約束,構建其利益交換機制——因為生態已經可以形成價格,成為城鄉間的交易品。這是對城鄉利益關系的一次符合市場規律的重新平衡,讓城鄉站上了公正的交換位置、公平的發展地位。其頗具試驗性的腳步,與十八屆三中全會后,中央重新用統分結合思想,以「城鄉統籌聯動」替代「城鄉一體化」的改革決策,可謂不謀而合。

  正如孫政才所說,城鎮化只有更多從農村角度審視才不會走偏。因為改革中的利益對抗會被卸載很多,假以時日,人們會漸漸淡忘那些關於「三農」的糾結。而由此形成的重慶第四次城鎮化高潮,將會呈現兩種同樣高度的特色文明:繁華激盪的大都市區,恬靜祥和的大生態區,共享發展,和諧共存。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