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往鑒來:人工智能在考古與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前沿應用珠海論壇」於1月3日至4日在珠海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以下簡稱:北師港浸大)舉行。本次論壇吸引了來自國內的考古學、文化遺產研究、計算機科學、數學與大數據等領域的院士和專家學者約150人匯聚珠海,共同探索「AI+考古」「AI+文化遺產」新機遇。
開闢智能化與精準化研究新路徑
此次論壇是北師港浸大2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首場盛事,由北師港浸大、山東大學考古學院共同主辦,北師港浸大高等研究院科學與文化研究中心承辦,山西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圖像數據實驗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學社會科學中心、珠海博物館、華院計算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華圖測控系統有限公司協辦。
論壇聚焦多個前沿議題,包括虛擬重建與三維建模,遙感與大數據分析,以及大語言模型的多元應用等,讓與會者在跨學科、跨領域的碰撞中開拓新視野。來自國內的考古學、文化遺產研究、計算機科學、數學與大數據等領域的院士和專家學者約150人匯聚珠海,共同探索「AI+考古」「AI+文化遺產」新機遇。
「考古學家採集的大量材料中只有不到10%能被用於研究,其餘大多閒置在倉庫,尤其是陶片;而這些正是可以利用AI進行高效處理的寶貴資源。」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數學高等研究院阮勇斌教授介紹了AI技術在考古學領域的潛力與實踐,尤其是在數據分析、圖像識別等方面的突破。
阮勇斌教授以寶墩文化陶片分期模型為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分類、聚類及多模態分布中的出色表現,並指出AI不僅大幅提升了研究效率,並將深刻變革考古學方法論,為智能化與精準化研究開闢新路徑。
AI新技術為考古賦能
金屬學分析、DNA技術、岩相學分析、同位素分析、碳十四測年技術……科技考古進行時,著名考古學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王巍教授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成果為例,介紹了各類自然科學技術手段在研究遺址年代、環境變化、農業與手工業發展等場景下的應用。
穿越千年的陶片,背後蘊含着生產組織、工匠風格、文化審美等豐富的歷史線索,潛在研究價值巨大。以濟南大辛莊遺址H690出土陶片的AI拼對試驗為例,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方輝教授介紹了人工智能輔助陶片拼對這一方式將突破當前出土陶片數量龐大、傳統人工拼對效率低的困境,為陶器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浙江大學數據科學研究中心徐仁軍博士在梳理人工智能領域前沿技術發展歷史與現狀的基礎上,系統分析了AI技術,特別是跨模態生成模型、遷移泛化等新技術在考古學研究中的潛在應用方向,包括智能數據處理、遺址文物分析、古文字解讀、知識應用呈現、古代工藝仿真、研究輔助工具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及人才培養等。
「我們希望AI能夠成為一把鑰匙,幫助我們解鎖那些塵封在倉庫中的陶片背後隱藏的世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萬嬌博士表示。萬嬌博士所在團隊匯聚一線考古學者與人工智能專家,共同開展四川陶片考古的AI探索與研究,現階段已利用模型成功判斷寶墩文化時期破碎度較高、傳統信息量包含較少的普通陶片的分期。
北師港浸大校長陳致教授致辭(何秋蓓 攝)
搭建跨學科合作橋梁
北師港浸大校長陳致教授在致辭中指出,隨着人工智能與考古學、文化遺產領域融合不斷深入,新技術將不斷催生新的研究成果與應用場景,為保護人類珍貴文化遺產、傳承歷史文明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期望通過這次論壇搭建跨學科、跨領域的橋梁,促進不同領域專家學者的交流合作。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師港浸大高等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湯濤教授表示,在考古學、數學、計算機科學等各領域學者的跨界深度合作下,數學與大數據研究方面的成果可為考古學提供強大的支持和推動力。
北師港浸大副校長(學術)、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周永明教授表示,目前學校正在籌建博雅智能學院,融合人工智能與博雅教育,推動人工智能及相關跨學科領域研究深入發展,助力學生更多接觸人工智能最前沿技術,成長為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的複合型人才。
人工智能在考古與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前沿應用論壇現場(何秋蓓 攝)
據了解,北師港浸大高等研究院是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及其科研團隊為核心的高層次科技創新平台,致力於建設為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科研平台與人才匯聚之地,着力開展基礎理論、人工智能、科學文化、文理交融等前沿學科研究。(記者 陸紹龍 通訊員 鄧雅文)
頂圖:參加論壇嘉賓合影(何秋蓓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