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市歙縣,自秦朝置縣,距今2200餘年,宋設徽州府,府縣同城1400餘年。這裡是中國近現代畫壇巨匠黃賓虹的故鄉,也是新安畫派的搖籃。
2025年是黃賓虹誕辰160周年。恰逢黃賓虹故居修繕提升、全新開放之際,1月5日,以「畫之大者 虹廬傳薪」為主題的紀念黃賓虹誕辰160周年暨新安畫派當代名家精品展在賓虹故里——歙縣鄭村鎮潭渡村拉帷。
黃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黃山風景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葉建強,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夏商周,安徽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杜鵬飛,歙縣縣委書記汪凱,縣委副書記、縣長王奇勇共同主禮啟動儀式。
啟動儀式在徽劇表演中拉開序幕,來自浙江杭州、金華、安徽合肥等地的徽學專家、學者、畫家、民間工藝家親臨活動現場。黃賓虹後裔代表、黃賓虹相關研究會代表、旅行商代表及媒體代表百餘人參加本次活動。
重溫賓虹藝術 傳承傳統文化
江山如畫裡,筆墨競風流。歷史長河中,歙縣孕育了一府一縣的千年相守,一城一江的山水對望,一墨一硯的交相輝映,也催生了枯筆渴墨、貌寫家山的新安畫派,行雲流水、力透紙背的古歙書法。
墨韻千秋在,虹廬薪火傳。黃賓虹先生是近現代新安畫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集大成者。他一生致力於山水畫的創作和研究,以其獨特的「五筆七墨」技法和深厚的文化內涵,為新安畫派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中國繪畫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在家鄉歙縣潭渡村度過了藝術生涯的重要階段,在歙縣學習、作畫、辦學,以徽州文化為滋養,以家鄉山水為底色,創作了一大批展示徽州大好山水的傳世作品。
「黃賓虹出生於金華,成長於歙縣,他集文史哲、詩書印同體入畫,其作品既有江浙的秀美、也有徽州的渾厚;既延續了傳統藝術,又開啟了繪畫新風。」歙縣是文化的搖籃、藝術的溫床,也是創新的詩和遠方。中共歙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蔡廣琴表示,藝術無界限,文化有共識。搭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東風,依託「滬蘇浙皖」的地緣相近,借力「南黃北齊」的人緣相親,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背景下,歙縣正持續挖掘文化資源、發揮名人效應,重溫賓虹藝術,傳承傳統文化。
「山川渾厚,草木華滋」。此次活動由歙縣縣委宣傳部、歙縣文化旅遊體育局、歙縣文物事務中心主辦。啟動儀式上,《黃賓虹與徽州》《黃賓虹與受藝名家書畫作品集》《黃山山中人——黃賓虹與徽文化》等黃賓虹系列書籍首發,新安畫派藝術研學中心發布了研學線路。全面修繕提升的黃賓虹故居和新建成的新安畫派藝術研學中心也於當天正式對外開放。
國畫寫畫香港 結下不解之緣
作為新安畫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集大成者,黃賓虹先生高山仰止的藝術成就起步於新安、開始於黃山,與香港亦有不解之緣。據介紹,黃賓虹是第一個運用國畫藝術來畫香港的。《黃賓虹年譜》記錄:1928 年戊辰(65歲)夏,去廣西桂林講學,歸經廣州、香港,遊覽寫生,被譽為「畫香港之第一人」。黃賓虹的香港之行留下了一批「畫於香港、寫畫香港」的精美畫作,其中最為人們所熟悉的,就是《香港寫景圖》和《香港風景》。
2023年8月,作為黃山市赴香港文旅推介活動重要子活動之一——「黃賓虹與香港」新安畫派藝術交流會在港島成功舉行。此間,歙縣縣委書記汪凱表示,歙縣正圍繞賓虹故居、賓虹故里、賓虹故事進行深入研究,在做好保護傳承的同時對現有的一些資源挖掘利用,植入一些新興業態,創造新的文化消費場景,通過文化傳承樹立更加鮮明的城市IP形象。
近年來,歙縣以賓虹故里、故居、故事等內容研究為基礎,多管齊下,推動「黃賓虹故居」有序保護;守正創新,大力促進文化遺存保護與利用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推進黃賓虹藝術研學中心、賓虹公園、賓虹大道及潭渡村風貌改造提升等項目,聚力全面打響「賓虹故里」品牌。
據了解,此次紀念黃賓虹誕辰160周年系列活動將持續至2025年3月,包括黃賓虹與受藝名家作品展、新安畫派當代名家精品展、「南黃北齊 交相輝映」紀念黃賓虹誕辰160周年湘潭縣歙縣中國畫聯展、藝術創作筆會等。(記者 吳敏 通訊員 顧雪菲 王玉鳳)